• 108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十年树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2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十年树木
新华社记者 张建军 本报记者 高保生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伟大祖国迎来了又一个植树节。成千上万的公民将在城市和乡村植树造林,为祖国的又一个春天增添秀色。当人们栽下一株株幼苗时,都会想起,是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同志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场规模宏大的绿色革命。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始于一九八一年。这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长江、黄河上游发生了特大洪峰,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水灾发生后,邓小平同志惦记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九月,他特地找到万里同志说,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木材的过量采伐。看来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议案,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株树,比如三至五株,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
十月十九日和十一月九日,中央书记处连续两次召开会议,讨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植树造林的谈话精神,一致同意小平同志的意见,并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决议(草案)。十二月十三日,在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在法律上为每个适龄公民规定了每年植树三至五株的义务。
邓小平同志是义务植树的倡导者,也是义务植树的积极实践者。每年植树季节,他都要拿起工具,参加到植树造林的行列,去履行一个普通公民的义务。人大决议实施的第一年——一九八二年植树节的前两天,百忙中的小平同志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今年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种包活。三月十二日那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小平同志带领家人前来植树。他精神饱满,种了一棵又一棵。旁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不累。一人栽三棵到五棵,我们要完成任务。”
小平同志的行动,是无声的号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负责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指战员,广大青少年都纷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这个造福人类、荫及子孙的绿色浪潮席卷华夏大地。那一年,全国有近两亿人参加义务植树,种树十亿株。
邓小平同志工作繁忙,但为了履行植树义务,在植树季节种几株树已成为他固定的日程安排。一九八四年二月,他在厦门视察工作。二月十日,他和王震同志冒着绵绵细雨,来到厦门万石岩植物公园,在后山坡上栽下了十多株南国佳木——樟树。回到北京以后,正逢植树节,他又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赶往十三陵种树。
北京十三陵中直机关造林基地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得郁郁葱葱。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四年先后两次来到这里植树。
旭日东升,当老人们在天坛公园的桧柏林中悠闲地打拳、散步、遛鸟时,他们会想到,八十高龄的小平同志1985年、1986年、1987年三次在这里种树,为天坛公园增添了春色。小平同志1988年在北京景山公园栽植的松柏,现在已经长高了,公园职工们盼望小平同志再来看一看。雄伟壮观的首都北郊“亚运城”,也有小平同志1989年在这里栽种的松柏。
十年过去了。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全国每年都有2至3亿适龄公民参加植树造林,用绿色装点祖国河山。10年中群众义务植树共达100多亿株,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更多的领导者从小平同志的行动中得到启示,受到鼓舞,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群众大展绿色宏图。继广东省委、省政府在1985年提出“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目标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造林绿化规划,有20多个省区还作出了绿化本省区的决定。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林业建设,造林数量稳步增加,造林质量不断提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已累计造林1.63亿亩,肆虐多年的风沙初步得到控制。在我国北方这座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绿色长城横向延伸时,雄居万里海疆的另一座绿色长城正纵向扩展,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900多个平原、半平原县中,已有363个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在淮北、豫东、鲁西南等地,出现了大片蔚为壮观的人工林海。现在全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4.6亿亩,居世界首位。涉及南方11省区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在80年代末启动,而另一项到2000年营造1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宏伟规划也在顺利实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平同志倡导义务植树,也是倡导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热爱绿色、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许许多多的青少年从小就有了绿化意识、环境意识。他们和他们种的树一起成长。在绿化大西北的活动中,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纷纷采集树种和草籽,献上一份真挚的爱。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六省区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在6年的时间内营造黄河防护林,给黄河增添了绿色屏障。共青团中央和铁道部从1984年起在青少年中开展“万里铁路万里林”活动。从1983年起在全国青少年中兴起的义务植树竞赛活动,更激发了人们爱林、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许多人在生日、入学、毕业、入团、入党、参军、结婚和离退休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栽植纪念树,铭志于树,寄情于林。一片片“共青林”、“八一林”、“红领巾林”、“三八林”等纪念林相继出现,“共青绿化工程”和“三八绿色工程”等正在实施。
1983年3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十三陵植树时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小平同志的话语正激励全国人民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新的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美的森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