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珠海——“田园诗般的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2
第6版(国际)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珠海——“田园诗般的印象”
随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代表团访华的记者米兰·斯布尔不久前在捷《经济报》撰文,谈对我国珠海特区访问的观感。文章摘要如下:
在北京签署完捷中经济、贸易、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会议纪要之后,我们前往中国南方参观访问。
在广州,绚丽多彩的服装与欧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山上亚热带水果挂满枝头;青年人骑着引进专利技术制造的摩托车;高大的建筑物耸立街头。
我们用3个小时便从广州来到珠海,而不久前则需要一天。外国投资加上国内企业家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使广州—珠海—澳门公路诞生。在珠江上架起了许多座桥梁。投资者正在考虑兴建一条高速公路。
珠海市梁市长在同我们的交谈中,难以掩饰对所取得成果的自豪心情。在我们访问的日子里,珠海庆祝了经济特区创办10周年。梁市长说,1980年以前,这里是一个落后的边境县,那时的工业总产值为4000万元,农业总产值不到6000万元。现在已有1100家合资企业,大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0%。这些工业企业年产值达40亿元。如果再加上补偿产品的价值,产值甚至可达到90亿元。向这里合资企业投资的有18个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当然还有香港和澳门。
在珠海经济特区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优惠条件——廉价的劳动力、原料,首先是实行低税收。外国投资进入后,特区的产值每年递增45%,外贸额增长52%以上。现在,没有人想离开这里,相反,以前出走的人又从香港和澳门归来。
两年前,这个特区就已年产180万台电视机、250万台录放机、2500万盒录像带、3000万盒录音带。这不是可观的数字吗?
这里还有许多纺织厂、服装厂和化工厂。农业生产也达到了很高水平。旅游是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项目之一。目前有十几家饭店正在紧张施工。
我必须承认,两天逗留期间耳闻目睹的现实给我留下了田园诗般的印象。当然,创造这一切,离不开严格的劳动纪律、专心致志地工作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的努力。
访问过几处地方之后,我们参观了珠海经济成就展览馆。在这里,可以同东南亚相匹敌的电子工业产品已不足为奇。当我伫立在精细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产品前,我为之羡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