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世界林业现状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2
第7版(国际)
专栏:世界林业

  世界林业现状和前景
李卫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据有关统计材料透露,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曾达到76亿公顷,而现在只剩下41亿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7%,其中发达国家森林面积19.2亿公顷,覆盖率为35%;发展中国家森林面积22.27亿公顷,覆盖率为29.3%。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世界森林资源仍是下降趋势。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林产品的要求不断增长。而热带雨林的减少;欧洲的酸雨及北美的森林火灾也对世界森林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森林资源调查透露,热带森林每年以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为了缓解和扭转世界森林资源不断下降的趋势,许多国家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当前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有:
1、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 工业人工林的发展是世界人工林建设现代化的标志。一些国家的工业人工林已成为木材供应、工业原料和天然林保护的重要基地。澳大利亚建成人工林87万公顷,1985年木材产量达676万立方米,占当年原木总产量的40%。西班牙建起了近百万公顷人工林,1985年全国纸和纸板产量达291万吨,纸浆产量达140万吨,分别比26年前的1960年增长7.5倍和10倍。一些发达国家还注重超短轮伐期育林工作,选用速生的杨、柳树种,采取高密度栽培(0.5万—4万株/公顷)、机械化造林、集约经营、缩短轮伐期(3—5年)等措施,提高了林业生产水平。
2、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 各国政府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极为重视,纷纷制定法律,禁止乱砍滥伐,甚至禁止原木出口。而迅速发展的工业人工林已成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者。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日益扩大。近十几年来,奥地利的防护林比重在不断增加,1988年已达26%。它还在国有林区划定自然保护区46个,面积12.2万公顷;景观保护区64个,面积16.7万公顷。加拿大设国家公园28个,面积1000万公顷;省立公园1800多个,面积2500多万公顷。
3、营林目标多元化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森林不仅具有生产木材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动植物等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实现森林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许多国家营林目标向多元化发展。从树干利用发展到全树利用,全林利用,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用。调查结果表明,森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价值。据统计,日本的3.8亿亩森林,每年供氧气0.5亿吨,存雨水0.2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保护鸟兽0.8亿只(头),再加上旅游收入,总计折合经济收入达12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木材产量收入的11.7倍;苏联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是木材价值的4倍;美国为9倍。
在实现营林目标多元化过程中,各国根据不同的资源特点和经济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方式。有的国家以“林业分工”和“多效益”理论为指导实行分类经营,即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产品用途把森林划为“生产林”、“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等,发挥不同林区的不同效益。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退耕还林和集约经营等方式。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从传统林业转向乡村林业,把林业同乡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农用林业和社会林业,有利于减少毁林,增加薪材。
4、扩大经费来源,促进国际合作 为促进林业的发展,各国采取了多种经济扶持政策。美国对国有林采取直接经济扶持和优税间接扶持的政策。日本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收入全部留作育林费,出现赤字由国家预算补贴。有些国家还采取发展旅游业、狩猎业等措施,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瑞典开辟的森林旅游点和狩猎场达500万公顷,每年可得大笔收入。
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项目规模越来越大。1986年—1987年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121个援助项目;粮农组织技术合作基金提供技术援助项目50个,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林业的发展。
为促进林业的发展,国际舆论强烈呼吁促进国际组织间的合作,鼓励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情报交流,努力增加林业研究基金。所有这些将是持续、稳定发展林业的重要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