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精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3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的精工”
本报记者 曹照琴 任之
也许人们很少听说,买方竟然要求卖方把产品质量标准降低一点。
  
然而,这的确是事实:不久前,烟台市宝轴厂接外贸公司来电:“日方提出,你厂产品质量标准能否再降低一点?”显然,这是该厂产品在日方用户眼里已无可挑剔了。日本“精工”手表公司每月从这个厂进货100万粒宝轴,从未发现过质量问题。日方对此相当满意。一些用户说,宝轴的产品质量堪称“中国的精工”。
宝轴厂厂长冷继读告诉我们:去年他们的拳头产品——宝石轴承质量连续第12年保持全国第一;产品销售供不应求,全厂除自投资金数百万元开发新产品外,利税仍达300多万元;今年的订货已饱和,新产品高频微型石英谐振器已进入国际市场。
宝轴厂的产品质量何以如此优异?
“质量、效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是产品质量过硬。”这个厂对此坚信不移。
采访中,冷厂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全厂生产1.2亿粒宝轴,只要每道工序靠提高质量把经济效益提高1%,就是几千万元的收益。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宝轴厂制订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检测体系;每个工人每年要接受半个月的质量意识教育;全厂奖励制度向质量倾斜,质量达不到要求者奖金被全扣。严格执行,无一例外。有一次,厂里向客户发的一批货里,有小部分错用了包装纸,客户提出意见。冷厂长带头扣发自己80元奖金,有关责任者都按规定扣发了奖金。这个厂十分注意倾听用户意见。凡用户提出意见,他们立即派技术人员前往检查。去年派出13批技术人员,及时解决了质量问题。
宝轴是手表上的重要部件宝石轴承,元器件都是微型的,那些头发丝大小的圆钉梗、直径像油菜籽大小的宝石片,要用摄影放大仪放大100倍才能看清,稍一疏忽,就会出问题。车间里,只见工人们操作时个个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第四车间董照华,加工76万个宝石轴承,合格率达96%。
全国生产宝轴的厂家有14个,近年来钟表行业又不大景气,产品几次降价,而原材料却涨价。为了消化减利因素,这个厂抓质量的思想不动摇,靠质量上等级占领市场。他们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微型石英谐振器生产线和石英晶体外壳、基座生产线。现代化的设备,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产品。去年生产的国家急需的微型高频石英振子,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紧接着,他们又开发出高频微型实用振子3个系列十几个新品种,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后劲。
这个厂还发动全厂职工通过技术攻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去年,厂里公布了30项技术改造项目,在职工中招标攻关。结果,全厂80%的职工参加投标,完成29个项目,收益5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