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深化农村改革 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9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深化农村改革 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中共湖北省广水市委书记 向经涛
从我们广水实践看,当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呢?
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我们认为,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优越性的最佳结合点:一是实行“双向承包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内在机制。所谓双向承包制,就是农户向国家和集体包任务,国家和集体向农户包服务,承担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等,并签订合同予以公证。二是成立村经联社,建立统分结合的组织载体。1985年以来,我们坚持群众自愿和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先后在全市550个行政村中成立经联社,在市、乡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并在生产服务、管理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由于全市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取得了共识,我们按照办实事、求实效、增实力的原则,到1986年各地就很快建立起了以市为依托、乡为纽带、村为基础、户为补充的包括植保、良种、科技、农田水利建设等11大服务体系。通过加强社会化服务,基本实现了“三联结”,即把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千家万户与国家计划、任务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的是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过程中,要依靠生产的发展和集体自身的积累,特别是注意开发新的资源和开辟新的生产途径,来壮大集体经济力量。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注重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大大加快了集体经济尤其是村级经济发展步伐。1990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积累分别达到7811万元、510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5.8%。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又进一步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可靠保证。
发展社会化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使广水农村经济出现新的组合和分解。一方面,在市、乡、村以及农户联合体不同层次的服务网络中,把国家、集体、个人拥有的技术、资金、劳力以及其它生产资料组合起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原来集聚在一个农户的生产全过程的职能,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若干环节,分解开来并分离出去,使农户的家庭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协作体系中。正是这种组合分解,推动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进程,为实行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来,我们审时度势,尊重自愿,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四种类型的规模经营:(1)专业型。商品经营发展较快的地区,部分农户的劳力转到非农产业,并已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转让土地的要求。(2)开发型。新开发或兴办的统一经营项目(基地、企业等),由集体承包给大户或专业队、联户承包。(3)集约型。通过集约经营,增加投入,推行高产栽培规模,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和效益。(4)服务型。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把分散的生产要素连结起来,形成群体效益。
我县12年来的实践证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与生产力状况、干部领导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而且需要优化系统内部及其环境。为此,1990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以“双层双目标管理”为基础,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融“教育、管理、发展”于一体,初步探索出了“抓主线、联目标、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推进路子,促进了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顺利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