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依靠管理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9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依靠管理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河北省辛集市市长 李树程
在治理整顿和经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对于保证经济建设以及乡镇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关键的一条,是解决好“上”与“管”这一对矛盾。所谓“上”就是对经济建设进行投入,使其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管”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对经济建设包括乡镇企业的运行进行调控管理。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践说明,“上”与“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不能抛开一方面单一进行,只有使两者双重并举,才能有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好的经济效益。
“上”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运动是产生物质的过程,要想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就必须连续不断地保持对经济的投入。没有大的投入,就没有大的产出。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才能积蓄发展力量,取得足够的产出。从这一角度来看,投入的多少决定着经济规模的大小,而经济发展速度依赖于经济投入规模。同时,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取决于投入。投入能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技术改造能力,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当然,投入也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至于投入的标准,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基础好坏和实际需要来确定投入大小。
“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强有力的调控管理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方法相结合,才会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上设备、上项目、搞投入只是提高效益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益本身。管理决定着乡镇企业的兴衰。新建一个企业不易,管好一个企业更难。企业管好了是财富,管不好就成为包袱。有的企业费很大劲上了项目,由于没管好,造成严重损失和浪费,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说,投入只能使企业在规模上得到扩大,如何使投入在产品质量、产量、效益、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依靠严谨、细致的管理来实现。管理好比是投入的动力系统,没有管理,投入就增加风险,就不会有好的效益,“老本”就会赔进去。
当前,经济建设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强化对经济和乡镇企业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要使经济秩序正常,企业生产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管理这个锐利武器,在经济工作中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不断探索经济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用管理保证投入,用管理增加效益。
我感到,要真正实现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上”与“管”的关系,做到既“上”又“管”,双重并举。辛集市在治理整顿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内抓存量,外抓增量,立足于管,着眼于上,以上促管,以管保上”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全市对现有企业在加强管理、巩固提高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开发一些新项目,并在企业内涵管理上下功夫,使企业争取到的项目上一个,成一个,管好一个,以增强经济的实力和后劲。几年来,全市每年用于工业基建、技改项目的投入都在8000万元以上,先后对30个工业企业进行了扩建改造;新创办乡镇企业达546个。1990年工业上交利税达到6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6%。与此同时,我们努力克服“重上轻管”的思想,把管理放在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位置上来抓,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职工全员管理素质。我们还结合“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制定了鼓励市乡企业抓管理的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企业基础管理活动和企业升级晋档活动,推行定额管理、目标考核等现代管理方法,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素质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