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培育发展集体经济的生长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9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培育发展集体经济的生长点
中共山东省陵县县委书记 周庆芳
在农村,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与壮大。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仍为集体所有,因而决定着其集体经济的性质。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土地公有,不去积极培育集体经济新的生长点,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削弱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
壮大集体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我国农村,不靠集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大型基础工程,仅仅依靠分散的一家一户是根本干不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经济作后盾,并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才行。此外,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而兴厂办企业,又需要众多生产要素的积聚。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稀少的情况下,只有发挥集体经济和集体力量的优势,才能有效地动员与组织更多的经济资源,保证非农产业的大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种条件下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绝不是说要回到过去的年代,而是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集体经济。因此,我们不仅要重新认识它的意义,而且也要重新认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从我县的情况来看,这主要是:第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为前提,以坚持户为基础为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第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原则。壮大集体经济并不排斥其他经济成份的存在与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家庭经济的更快发展。第三,发展集体经济的方式,不搞“一平二调”,不“归大堆”,而是在充分保护农民合法经营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搞农业综合开发,开展有偿服务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四,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要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第五,在发展模式上,不搞整齐划一,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适合怎样发展,就怎样发展。第六,在集体经济收入分配上,切实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不搞平均主义,让农民群众从利益分配中,切实感受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增强集体经济的凝聚力。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培育集体经济的生长点,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我县坚持依靠生产的发展和集体自身的积累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按群众的意愿,从搞好社会化服务入手,精心培育集体积累机制,逐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县一些村庄的成功经验,主要是走了“三条路子”。一是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走企业带动型的路子。如于集乡大于集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由小到大逐步上了榨油、织布等十几个工业项目,年产值、利税分别达到五百万元和八十万元,实现了靠企业富村,靠集体富民。二是服务——收费——再服务的方法,走服务积累型的路子。如神头镇乔家村根据群众意愿,通过收取服务费,把服务费再用于服务,搞服务的“滚动”,逐年积累,使集体资产由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时的三万元滚动到一百多万元。三是大力开发“四荒”(荒地、荒滩、荒水、荒沟)兴办“三场”(畜牧场、林场、畜禽养殖场)“两园”(果园、菜园),走资源开发型的路子。如邓集乡李塔子村近几年开发荒地近千亩,种果树、成材树,兴办家庭养殖场等,实行专业化经营与招标承包,集体年收入达十万多元,服务职能大大强化。以上这些村庄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并得到因地制宜地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