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傻瓜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4
第8版(副刊)
专栏:

  傻瓜的变迁
国孚有
汉语中的“傻”字,其义与“聪敏”、“精明”相对立,与“愚蠢”、“白痴”相近似。
“傻”字还同“瓜”字结缘,对傻者不分男女老幼,通称之“傻瓜”,甚至叫“傻瓜蛋”!
不过,流传至今,“傻”味在变异。例如,社会上广为流行的一些说法,什么“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者,则属“傻瓜”;还有那些始终“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者,诸如《渴望》中的刘慧芳、宋大成等等,在不少人眼里,也属“傻瓜蛋”;再像那些抢险救灾一马当先,舍生忘死同歹徒搏斗者,更被视为“傻冒”。傻与不傻,真傻假傻,全然颠倒。
有时,“傻”也属于只褒不贬。像“傻瓜照相机”,光圈、焦距、速度、过片都不用人管,一切为人方便,“傻”得可以;近来比特电子公司的桌面印刷系统又研制出“傻瓜版”,它不用人们付出更多的劳累,便可自动实现人的高标准要求,也算“傻”到家了。
在社会现象中,何谓聪明何谓傻,确因标准不同而结论迥异。标准在人心,在于人的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道德观,统称之谓人生观。利己主义者、享乐主义者心目中的傻,恰恰被一切正直人视为聪明。
陶行知先生写在《傻瓜》里的一句名言:“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
看来,“傻”字的原义在许多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今天,多一些陶先生所说的“傻瓜”,则中国昌盛有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