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路、桥和霍英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5
第2版(经济)
专栏:

  路、桥和霍英东
本报记者 计泓赓
不久前,跟着霍英东由中山市同车至番禺。他是去视察兴建中的番禺下横沥大桥工程的,珠江三角洲和番禺县两张交通图一直摊在他膝上。
“下横沥桥在这儿,它是与南沙渡口相配套的工程。”霍英东边指点边向我们介绍起来。珠江三角洲西岸交通不便利,但很富庶。现在从西岸的珠海、中山、顺德要到东岸的东莞、深圳,必须绕道广州。南沙虎门搞起汽车轮渡,就可少走很多弯路,还可以减轻对广州的压力。
霍英东的故乡番禺县,河网交叉,陆路交通十分不便。番禺离广州才17公里,过去要过两个渡口。遇到大雾或台风季节,就要停车停渡,人们只好望河兴叹,若绕道顺德而去,需60多公里。一次霍英东和儿孙们回乡,等汽车轮渡足足花去三四个小时,这使他感触良深。霍英东与已故的港澳知名人士何贤等为家乡捐款,加上省和县里投资,先后修起了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现在广州到番禺不再是咫尺天涯了,而且由于多了一条出入广州的通道,大大减轻了塞车现象。番禺县大打交通的翻身仗,10年新建公路桥梁103座,改建、扩建公路近200公里。平时很难在办公室或家里找到县里负责交通建设的领导人,因为他们都到工地去了,有时连家也不回。霍英东为家乡人这种干劲而自豪。他在家乡设立了“霍英东家乡建设基金会”,10年来提供资金1亿多港元。
霍英东常常以当家人的姿态奔波于第一线。就说那天去下横沥大桥工地吧,他特地换上了运动衣,足蹬运动鞋,踩着架在水面上的缕空钢条直奔最前方,哪像年逾花甲的人呢!“他常下来帮我们出主意,我们见了他好亲切呵!”地方上管交通建设的同志这样说。他对建桥修路简直入了迷,上了瘾。可不,不几天他刚去南沙虎门汽车渡口工程看了看,今天到下横沥,明天又要去南沙呢。他在香港经营那么多事业,他又是人大常委,海内海外,有多少事要他操心,可他总是见缝插针地到工地去过过“瘾”。这珠江三角洲的桥和路啊,在他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当前他特别“钟情”于南沙。开发南沙,他构思已久,走这步棋重要哪。番禺县三面环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又可建深水良港。霍英东曾多次率专家前来考察。他牵头与番禺、香港4家公司合资开发,搞汽车轮渡和万吨级码头。今年5月虎门汽车渡口第一期工程就可完工。这是国内唯一的双层桥式轮渡码头。5艘崭新而又漂亮的双层双体渡轮已运抵番禺。上层可载小轿车、面包车,下层可载货车、大客车。按目前车流量计算,车到渡口基本可以畅通。珠海——广州——深圳陆路交通为316公里,轮渡一通,珠海到深圳就不必绕广州这一大弯子了,可省137.8公里。不仅如此,南沙形成交通枢纽后,对整个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起飞将起很大作用,中山、江门、新会、开平、恩平以至湛江不必只靠一条广珠公路,整个交通都可活起来了。广东经济6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又占60%的60%,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霍英东说:将来南沙码头建成后,香港飞翼船1小时10分就可到南沙,南沙坐汽车1小时就可到广州,而且船是沿着海边航行的,风浪要小得多。可见,南沙这步棋又关系到省、港、澳的交通。
在珠江三角洲,与霍英东名字分不开的建筑物:有长虹卧波的桥,有平展展的路,有碧水盈盈的游泳馆,有健儿驰骋的体育馆,有珠江畔矗立起的白天鹅宾馆,这些都有他的捐款或投资。建筑物又延伸到了北京,不是吗?亚运村英东体育馆、贵宾楼宾馆几乎尽人皆知。他投资赚的钱也不拿走,留作职工福利或扩大业务。
霍英东和桥、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本身也是一座“桥”——沟通海内外的“桥”。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他早已去看过。他说,上海基础好,过去香港什么都向上海学。新年伊始,他即以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身份率团访问京、沪。通过他这座爱国情深的“桥”,祖国与香港、澳门的血肉联系将更加紧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