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纪要(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5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纪要(摘要)
一、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是促进国家和军队稳定与发展的战略任务
本世纪最后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1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措施。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离不开军地双方的互相支持,离不开军政军民之间的坚强团结。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发挥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就能形成推进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也增多了,对军政军民关系也会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正气,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推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国家和军队稳定的政治保证、建设的政治保证、胜利的政治保证,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各级党政军领导必须充分认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战略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使双拥工作更好地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始终坚持军民一致的原则,不断巩固和发展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始终坚持服从大局的原则,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兼顾国防建设的需要与发展;始终坚持“团结——协商——团结”的方针,妥善解决军民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形成军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良好风尚。
二、深入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建立牢固的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
深入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需要。国防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地方主要是搞好爱国拥军教育,宣传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尊严、安全和利益的保障;宣传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在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部队主要是结合拥政爱民的实践,宣传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职责,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富才能兵强、人民群众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国防教育是国家整个宣传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要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真组织好群众性国防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带头学习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国防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采取在院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组织学生军训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国防知识的灌输和国防实践的熏陶。各地要健全国防教育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每年有部署,经常有检查。按照中央的要求,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服从大局,在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中互相支持
人民解放军要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努力为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多做贡献:组织部队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建设,在经济开发和经济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认真落实军委关于每年人均不得少于10个义务劳动日的规定,为社会、为人民多办实事。驻农村的部队,主要参加农业基础建设,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驻城镇的部队,主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军事院校、国防科研和技术单位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科技助民。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要教育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突击作用。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关心、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帮助部队解决训练需要的场地、水面和国防施工用地等实际问题,支持和配合部队完成训练、战备、演习、试验等各项任务;在军队兴办企业,进行副食品基地建设等项工作中,地方政府要在财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援,并且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要做好军队的粮食、副食品、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和国家指令下达给军队计划物资的供应工作,保证军事行动和军运物资的运输和安全。各级领导要组织和发动群众,协助部队做好干部战士及其亲属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的良好风气。
四、持久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亿万军民参与的军民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双拥工作的一个新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共建活动要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重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国军民凝聚起来、振奋起来,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在军民共建活动中,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广大军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把军政军民团结建立在牢固的政治基础之上。要继续开展军民共学雷锋、同树新风的活动,帮助广大军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优化社会环境,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搞好移风易俗。军民共建要继续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主,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并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
五、军地通力合作,切实做好优抚和安置工作
要坚持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的优抚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除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的优抚事业费外,地方财政也应有计划地增拨一定经费,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问题。各地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经营、税收、信贷、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要重点帮助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和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入伍的复员军人解决生活、治病、住房等困难,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提高。要按照政策规定,搞好转业干部的培训和安排使用,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妥善安置退伍义务兵,重视发挥军地两用人才的作用;按期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军队要积极宣传国家的优抚安置政策,配合地方做好优抚安置对象的工作,教育他们珍惜荣誉,发扬光荣传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要重视抓好法规、制度建设。争取在三五年内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完整配套的优抚安置法规。
六、坚持互相尊重、主动协商,不断改善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遵循“团结——协商——团结”的方针,妥善解决军政、军民之间的矛盾,是新形势下改善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重要课题。军地双方要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以增进了解,密切感情,融洽关系。军队要树立“爱人民、学人民、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尊重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遇有重大活动和执行重要任务,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通报,取得支持和配合;领导机关要经常派人到地方征求意见,检查部队执行群众纪律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地方工作涉及到驻军的事项,应事先征求军队意见;对驻军的意见和批评,应通过组织提出,求得内部解决。近年来,一些地方建立党政军联席会议制度,重要情况互相通报,重要问题协商处理,是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一种好形式,应继续坚持,逐步完善。
七、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扎扎实实地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不仅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动员和组织亿万军民积极参与。这样,双拥工作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落实到基层。基层单位的双拥工作,要以“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为基本要求。要着眼于建设,不断丰富内容,积极探索富有号召力的活动形式。领导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和检查督促,帮助基层解决双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基层单位要扎扎实实做工作,使双拥工作的政策规定一项一项地得到落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地区、边海防地区和经济特区,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在双拥工作中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八、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把双拥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双拥活动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各级领导应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着眼于双拥工作的发展,不断总结和推广新的经验。当前,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探索总结创建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县活动的经验。二是探索总结以军政团结带动和促进军民团结的经验。各级都要重视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民政部将设立“爱国拥军”荣誉奖,表彰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双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党政军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军事机关要明确领导责任,做出部署,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地方民政部门和军队群众工作部门,在双拥工作中担负着组织、协调的重要责任,要当好党政军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省军区系统要充分利用与地方联系较多的条件,积极协助地方搞好国防教育,协调驻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参与调解军民之间的矛盾,在沟通军队与地方的联系,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