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檀香扇与微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5
第8版(副刊)
专栏:

  檀香扇与微雕
沈纯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微雕,堪称一绝。在一根发丝上刻一首唐诗,在一颗米粒上雕一幅画,那精湛的技艺谁人看了能不为之惊叹!然而,过去我常常在这种惊叹的同时,产生一种惋惜心情;因为用肉眼看去,摆在那里的不过是一根发、一粒米,只有用放大镜慢慢去找才能发现那精妙之所在,欣赏人的兴味往往因这艰难的寻觅而减去一半。怎样才能发挥微雕艺术的功用,提高它的欣赏价值呢?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装了很久。
不久前,我参观了苏州檀香扇厂。扇厂坐落在原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居住过的宅第内,环境优雅、恬静。工人们就在这清幽的艺术氛围中制作香扇。在一间大厅里陈列着各种成品扇,有檀香扇、香木扇、象牙雕刻扇、绢宫扇、孔雀羽毛扇等等,扇面多用细拉、雕刻、烙烫、彩绘成各种山水花鸟、人物故事。件件玲珑剔透,精巧雅致。
在这众多的香扇中,我发现了微雕,那是一种集细拉、烙烫、镶嵌于一扇的檀香扇。一把长不盈尺的扇子,扇面上却展现了一幅内涵丰富的画卷。高大而枝叶繁茂的桃树下,落红纷纷扬扬,一位仕女左手持一书卷,右手托腮凝神沉思,似在品味那书上文章的意趣。那小小的书卷上,竟刻有近千个字。细看那词是:“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呵,这不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曲词吗!那么,树下亭亭玉立的读书人定是林姑娘无疑了。果然,厂家介绍说,这把扇是艺术家们受《红楼梦》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回的情节的启发而设计的。林黛玉手捧的“书”就是镶嵌上的1×2厘米的象牙微雕片。细拉檀香扇本来就以其图案结构的精妙奇巧而著称,如今配上烙烫的人物景色,再镶嵌上这一小块微雕象牙,就使得这件艺术品雅趣横生,把玩趣味无穷。
微雕在这种檀香扇上显示了它奇妙的艺术效果。这使我不禁联想到那微雕发丝,那微雕米粒,它们是否也可以附着在其它艺术品上,使之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比如,一根微雕发丝或可成为一条“绣花”飘带,或可成为堂前的一幅对联;那微雕米粒或可作为仕女戒指上的雕花宝石,或可成为美人项链上的雕像坠儿……
笔者于雕刻艺术是门外汉,心知这些想法可能贻笑大方,却仍不揣浅陋地写了出来,算是表达一点观赏者的愿望吧!(附图片)
图为二十六厘米细拉烙烫镶嵌微雕檀香扇《琴棋书画》。扇面上有十多块象牙微雕,主要是明唐寅的卷轴画《执扇仕女图》;团扇面上的微雕是苏州虎丘风景图;书本微雕是林黛玉葬花词等三首诗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