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喜看荒漠变绿洲——记阿联酋人民植树造林改造沙漠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6
第7版(国际)
专栏:世界林业

  喜看荒漠变绿洲
——记阿联酋人民植树造林改造沙漠事迹
本报记者 柯月霖
一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便感到这个城市颇有特色,绿化工作更是不同凡响。从我们下榻的梅里迪旅馆沿着海滨大道前行,眼前是一条漫长的绿化带。这条宽100多米、长15公里的绿色长堤,布满了鲜花、草坪、绿树和喷泉。花坛五彩缤纷,草坪整齐茂盛,喷泉大小不一,有的高度可达100多米,远看就像瀑布一般。林荫大道两侧的高楼一般都在15层以上,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虽是闹市中心,却依然鸟语花香,满眼葱绿,令人赏心悦目。
面对如此秀色,真难以想象十几年前这里原来是一片荒漠。据说阿布扎比的含义就是羚羊出没的地方。我们在历史博物馆中看到,当地人原来都聚居在帐篷或椰枣树枝搭成的茅棚里,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也没有。这里到处都是沙漠,抬头低头都是黄蒙蒙的一片,几乎与绿色绝缘。
从茫茫沙漠变成现代化的花园般的美丽城市,是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变了阿布扎比原来的面貌。
阿联酋的大规模绿化工作是从1975年开始的。日益增多的石油收入为开展城乡绿化准备了雄厚的物质条件。政府认真地作出了绿化的全面规划,先把主要城镇和居民点建成绿洲,然后沿公路干线扩大绿化带,一步一步地同沙漠争地。城市的绿化带有强制性。阿联酋朋友向我举例,居民在建房之前必须先在房前购置一块空地,然后向政府提出申请,由政府免费提供草皮和肥料,并派技术人员代为种植,屋主只须日后好好管理。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绿化面积不断扩大。街道两旁和马路中间的交通隔断带,由市政府派遣园林工人负责种植和管理树木、草坪。在广袤的沙漠上种树尤为艰难。为此,阿联酋政府专门请来了一批国际上有经验的治沙专家,研究出一种适宜于在阿联酋沙土上培植树苗的混合土。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树苗的管理。我们在路过沙漠时发现,每株树苗都有牢固的支柱支撑,四周围以铁丝织成的防沙网。给树苗浇水也是一个难题。城市可用海水淡化厂运来的水,农村得从深达50米的地下抽水。
十几年来,阿联酋人民为绿化大地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美化了环境。我们几次经过的从阿布扎比去艾因的高速公路,周围有4层郁郁葱葱的林带,第一层是棕榈树,第二层是法国梧桐,第三层是桉树,最外层则是齐刷刷的灌木丛。
其次,改变了气候。说来也难以令人置信,阿布扎比这个现代化城市竟然没有地下排水系统,阿联酋朋友解释说,因为这里基本不下雨。但近年来随着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阿布扎比的气候有了很大的变化,雨水明显增多,有时一连下整整24小时。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由于没有排水沟,雨水多了就浸入楼房,堵塞交通。但当地居民并不以此为烦,反而冒着雨像过节一样涌到街上欢呼雀跃,雨水就似甘露沁入人们的心田。当我们快要离开阿布扎比时,发现一部分街道正在翻土,原来阿布扎比已经开始铺设地下排水管道。
第三,促进了农业发展。阿联酋朋友带我们参观了绿化基础较好的艾因地区。当地的农业畜牧局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这里原来也是一片沙漠,经过绿化后已开辟出2388个农场,生产粮食、蔬菜和牧草。我们参观其中一个名叫奥哈的农场时,收割机正在地里收割小麦。这个农场年产小麦8000吨左右,大部分供应市场,留一部分饲养牲畜。
目前,阿联酋的蔬菜已能基本自给,有时还可出口一部分。粮食在扩大种植小麦后也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