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呼唤国魂民魂的昂扬之声——电视艺术片《国魂》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6
第8版(副刊)
专栏:

  呼唤国魂民魂的昂扬之声
——电视艺术片《国魂》观后
丁临一
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知道,自中国近代史以来的人民英烈的数量竟达两千万人之多?从关天培、谭嗣同、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到李大钊、彭湃、向警予、恽代英……《国魂》(民政部、总政治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海军电视艺术中心承拍,周振天总编导)引导我们循着历史阶段发展的线索,踏着千千万万人民英烈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上下百多年、纵横千万里的精神漫游。既注重表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也注意发掘那些鲜为人知的人民革命斗争的生动故事和细节、注意讴歌那些普普通通的先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忘我牺牲精神,形成了《国魂》的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李大钊在与黑暗势力的殊死博斗中实践着自己的誓言:“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真理。”建党初期的工运领袖黄爱烈士被砍三刀,突然高呼:“大牺牲!大成功!”抗日英雄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血战日寇时宣称:“只要有一个人在,这块土地就是我们中国的!”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夫妻、父子、母女、甚至一家数口都义无反顾地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是那么强烈地掀动着我们的情感波涛。《国魂》从第一集《春天的思索》起,就为全片铺垫了一个情景交融、情理交映、以情动人的基调。至第四集《诀别的爱恋》、第五集《不尽的思念》时,全片的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那个精心捕捉到的小小细节——长沙烈士纪念馆里,一群盲人用心在倾听、在触摸、在感悟的场景,不能不令我们热泪如雨。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艺术片,《国魂》对人的思想的渗透力、理性的征服力是很强的,但是这种渗透力、征服力却始终寄寓于浓重的情感氛围之中,引导着观众自然地进入一次“与历史深长而又动情的对话”。《国魂》立足现实生活,尖锐地指出了当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淡忘历史、淡忘英烈、物欲玷污精神等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国魂》中我们看到,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千千万万人民英烈中,甘愿舍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而清贫终生、勤勤恳恳为大众作公仆的人,甘愿舍弃美好的青春与生命来维护信仰的圣洁的人,甘愿牺牲亲伦之情而献身人民的解放事业的人,层出不穷。《国魂》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在于它从千千万万英烈的精神世界中,既发掘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道德几千年积淀的精神精华,又着力地凸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精神境界,把坚韧古朴的民族精神与宏阔高远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谐地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国魂民魂,正是这千千万万人民英烈精神精华的凝聚,以及这种精神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断充实和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后来者都无法回避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生选择的严肃反思。《国魂》以其思想艺术魅力所唤起的广大观众这种精神的顿悟与灵魂的升华,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国无魂不立,人无魂不强。六集电视艺术片《国魂》以形象说话,以史实说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拭去了历史的尘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民族历史中、我们的国土上有一座高品位的巨大精神矿藏在熠熠闪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