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五百名贤祠引起的沉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6
第8版(副刊)
专栏:

  五百名贤祠引起的沉思
李德民
参观苏州的五百名贤祠,却引起我对女子命运的沉思。
五百名贤祠坐落在苏州现存最早的园林沧浪亭里,祠里镌刻着594名与苏州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从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到宋代的名臣良将范仲淹、文天祥、韩世忠,到明代的大画家、文学家唐伯虎、文徵明,直到清末禁鸦片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等等。文武诸公,济济一堂。
面对这五百多名贤,我从头数到尾,从上看到下,没见一个女子,全是长胡子的,无一不是男子汉。且不说更久远的,从春秋到清末,也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名贤祠中,竟然没有给女子留下一个位置。是历史上有出息的女子如凤毛麟角,还是有出息却因为是女子而被取消了进祠的资格?有出息、没出息是不分男女的,男子中也有很没出息的,女子中也有很出息的。可是,名贤祠就是完全被男子垄断了。
封建时代中国女子的命运实在可悲。别说进名贤祠,小媳妇连家里的堂屋都是不能随便走进的。可是,在书里,在戏里,在人们特别是男人们的谈论里,女子尤其美女,以及男女之间的这事那事,又是“永恒的主题”,写起来,说起来那么五彩缤纷,那么有滋有味。但她们生前死后,似乎并不那么痛快。那些女子,无论好坏,或者本来是好的被后人泼了污水,或者本来是坏的被后人涂脂抹粉,反正都未能进入名贤祠、凌烟阁、圣人庙之类的“好地方”。观音菩萨在有些庙里被供着的,但有人又说她是男的。被立贞节牌坊的倒不少,但那往往是人家委屈一生、牺牲一切才换来的几块石头,牌坊上沾的有血,有泪。至于妓女,包括倾城倾国的名妓,只是达官显贵的玩物而已,命运更可悲。
以上的感慨还都是为少数有身份的美女而发的,她们往往因为有个好脸蛋、好身段,才大红大紫一阵子,也算过了几天“好日子”。至于大多数的小家小户特别是为奴为婢的女子,被像猪狗一样买卖的、被逼投井上吊的、为死去的男人殉葬的,实在不少。从女子的命运,使人深感社会的不公,人间的不平。
中国的封建时代终于结束了,男男女女现在都抬起头、挺起胸成为国家的主人,女子豪迈地成了“半边天”。且不说全中国,就说江苏、苏州,出了多少女省长、女部长、女市长、女委员、女厂长、女经理、女教授、女军官、女作家、女世界冠军,等等,有些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分析女子“冒尖”的原因,绝不是她们这些年来在生理上起了多么大的进化,关键是社会、时代的进步,她们的地位也今非昔比了。我想,如果现在或将来建立类似名贤祠的纪念场所,里面肯定会有巾帼英雄的位置。虽然今天女子的地位在不少方面还是不如男子,升学、招工、提干中还有一些不应有的歧视,有些夫妇生孩子还是喜欢男的,讨厌女的。但这是我们要克服的弊端。要尽快克服这些弊端,也得靠女子自己争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