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上楼先借梯 兴农先“兴人” 农业新技术在鄢陵县开花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上楼先借梯 兴农先“兴人”
农业新技术在鄢陵县开花结果
本报讯 河南省鄢陵县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古老的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全县粮棉生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这个县首先建立农业技术信息库,他们除在县内选聘了200多位农技信息员外,还主动聘请省内外20多位专家、教授为农技顾问。两年多来,他们分别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业大学等20多个科研单位挂钩,先后邀请80多位专家、教授传授农业新技术,共引进配方施肥、模式栽培、化学调控等农业新技术项目120多个。“缩节安棉花生产应用技术”,是这个县从北京农大引进的,应用这种技术,能克服棉花旺长、棉铃脱落等问题。去年,全县应用这种技术达25.5万亩,平均每亩单产增加7.1公斤。仅此一项,全县就增收皮棉181.05万公斤,增加产值1513.68万元。
这个县除县上建立一所常年招生的综合性农技培训中心外,12个乡镇都建起了农技校,并且达到村有广播课、组有黑板报、户有明白纸。两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农技骨干培训班206期,受训人员达3.5万人次,印发各种农技资料10万余份。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农技示范推广体系,全县科技示范户达2149户,示范田达5万多亩。全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目前,这个县已拥有农民技术研究会88个,农民技术员1145人。
       (牛英才 刘东喜 张跃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