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面壁十余载 破译千古谜 尹博灵将石鼓文译成白话史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面壁十余载 破译千古谜
尹博灵将石鼓文译成白话史诗
本报西安12月10日电 青年学者尹博灵成功地将“千古之谜”石鼓文译成白话史诗。
石鼓文是刻在10个花岗岩鼓形物上的先秦大篆古字。原石于隋末唐初在今陕西宝鸡县陈仓古道面世,后因风化残剥、历尽沧桑而缺字失行,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公元627年以后,这组极为特殊和珍贵的“古文化实物遗存”,逐渐受到一些帝王和学者的推崇,被誉为“万代石刻之祖”、“小篆之祖”、“中国第一古物”。
历代学者都很重视石鼓文的研究。但是,由于石鼓文属先秦文字,字义几乎无典可循,初见石鼓字数较全而不能识,后来者探幽发微能识其义而字数又风化残损。迄今为止,石鼓文无法被直译成文,遂成千古不解之谜。郭沫若先生集前人研究之大成,于1939年发表《石鼓文研究》一书,考证石鼓文465字。它虽为当今海内外公认的“最完全本”,但尚缺200余字。
今年37岁的尹博灵,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汉中市政协工作人员。他自18岁起临摹石鼓文拓本练习书法,以后进一步探求字义。经18年的书法实践和古文字研究、文史研究以及石鼓文各种版本的对比研究,终于考证了石鼓文665字的形、音、义(与原刻相比,仅有一鼓尚缺数字),从而证明:石鼓文刻制年代为公元前747年左右,它是以四言诗形式纪赞了秦国初创时期秦文公20余年间重大活动的史实。它不仅如前人研究的那样,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汉字所依据的母体——大篆,是古代书艺巅峰的代表作,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们今天还能亲眼见到的最古老的纪事体文学系列史诗。尹博灵石鼓文白话诗译定以后,其学术价值已引起史学、文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界的重视。河南嵩山书画院副院长、画家师国栋,据此已创作出10幅大型系列水墨画——石鼓诗意图;陕西音像出版社特邀先秦编钟古乐作曲家王原平,制作出90分钟石鼓诗意古曲;湖北省博物馆已决定筹办“石鼓文书、画、古乐艺术展”。尹博灵最近将这一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即将出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该书题词:“石鼓文,于识古有大帮助。”    (南峰 孟西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