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4阅读
  • 0回复

强化社会服务 解除农民忧虑 玉林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全区半数以上农户纳入经营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8
第1版(要闻)
专栏:

  强化社会服务 解除农民忧虑
  玉林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全区半数以上农户纳入经营体系
本报玉林3月17日电 记者刘建林、蒋耀强报道:“贵一年,贱一年,销路不好就赔钱”,这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农民的忧虑。广西玉林地区通过强化社会服务,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小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较好地解除了农民的忧虑,使农村经济勃发生机。全地区约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被纳入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去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占自治区30%以上,农产品加工制成品4.13亿元,出口收购额2.45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贸易经营企业有了紧密的利益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产与销的矛盾,避免了市场波动对双方的影响。贵港花茶厂是新办企业,这个厂先后投资50万余元和300多吨化肥,扶持农民种花1500余亩,使茉莉花、玉兰花原料有了可靠来源,企业经济效益年胜一年。去年,这个厂实现税利比上年增长11.6%,连续5年人均创税利超万元。
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与销关系,使一大批商品基地形成并迅速壮大。全地区32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把“腿”伸到农村,建立商品基地。企业按合同实施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农民则按合同定向、定时、定量生产。去年,全地区有甘蔗、水果等种植业基地155万亩,其中连片万亩以上基地27个,基地生产产品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关系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从组织实施起就着眼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在经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容县在组织农民发展养猪一体化经营中,先从建市场、运销队伍入手,保证农民生产价值得已实现,促进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去年,在生猪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全县母猪、肉猪、仔猪存栏及出栏数都大为增加,总收入达1.99亿元,农民养猪人均收入300多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6%和5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