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为矿区诊脉 探石中宝藏 白云鄂博矿床研究结硕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8
第3版(教育·科学·文化)
专栏: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为矿区诊脉 探石中宝藏
 白云鄂博矿床研究结硕果
本报讯 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郭承基教授为首的研究集体致力于“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历时30余载,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发展地球科学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部委员郭承基是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奠基人;研究集体的成员不少是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矿产资源研究的先行者。他们的出色工作和众多论著,为开创我国稀有稀土矿物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研究集体包括了地质、地球化学、化学分析、物理测试和选矿等专业各分支学科的科技人员。大家团结一致,进行联合攻关,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同时,他们还与地矿、冶金、有色和高校等系统的生产和研究人员密切配合,走科研结合生产和指导生产的道路。
经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查清了白云鄂博矿区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为矿床的评价、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他们除了确定矿床中存在多种稀土矿物以外,还研究发现矿床中普遍富含铌,确定它主要呈独立矿物出现,并估算了它的储量,最终证实白云鄂博矿床不但是稀土和铁的矿床,而且还是一个大中型的铌矿,从而提高了矿石的利用价值。根据研究结果,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包钢含铌生铁的管理和开展铌的回收和利用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进一步确定了矿区共产出矿物约170种,是我国产出矿物种类最多的一个矿床;矿床中共发现新矿物达16种之多。一个矿床中发现这么多种新矿物,也是世界罕见的。根据矿物学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双类质同型理论、非晶蜕变的新分类,并发现了复杂的体衍交生现象。所有这些成果,都是对世界矿物学的重大贡献,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由于白云鄂博矿床的物质成分极其复杂,矿物颗粒又非常细小,矿物的鉴定、分离和定量都十分困难,他们运用矿物化学和物相分析的方法,解决了矿床评价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工作中,他们应用各种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了矿区岩石、矿石和矿物的形成时代;又运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方法,探索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成岩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和矿物合成实验,查明了矿区岩石、矿石和矿物的形成条件。分析和测定了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成分和形成温度,推断成矿流体的性质和矿化的条件。通过各方面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白云鄂博矿床实际上是一个矿床群,它由不同类型的矿床及矿段组合而成,其形成模式具有多来源、多成因及多阶段的特点。他们提出的白云鄂博矿床多元复合成因理论,解释了这一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学中的成矿理论,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其它矿床研究有启发意义。
                     (裘愉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