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把巴黎公社开创的事业一代代传下去——纪念巴黎公社革命12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8
第5版(理论)
专栏:

  把巴黎公社开创的事业一代代传下去
——纪念巴黎公社革命120周年
首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20年前的今天,法国巴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巴黎公社革命。工人们把资产阶级政府赶出巴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向全人类显示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力量,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新纪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英勇壮丽的篇章。
今天,在由巴黎公社开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既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关头,我们隆重纪念巴黎公社,冷静地反思120年来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纪念巴黎公社,必须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根本的原则,正确认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使命,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不仅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在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论断,而且提供了代替旧的国家机器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崭新形式和最初经验。这是巴黎工人阶级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8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证明,无产阶级专政是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的政治前提和保证。如果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作用,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庸俗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第199页)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这个历史使命完成以前,它是不会消亡的。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因而应该取消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那种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归罪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产生新剥削分子的根源和条件。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热衷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作为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政治代表,还在从各方面同我们较量,企图复辟资本主义。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可能发展为全局性的问题,暂时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式也可能激化到暴力冲突的程度。阶级斗争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政权问题。搞得不好,剥削阶级也可能卷土重来。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淡化无产阶级专政观念,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倾向,是十分危险的。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必须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职能。无产阶级专政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政权形式。在根本改造社会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无产阶级可以利用的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恩格斯说过:“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6页)由于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一系列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加快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就格外突出和艰巨。社会主义国家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和那些经济上技术上占优势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并展开竞争。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仅要警惕资产阶级反动派的侵略、颠覆和演变阴谋,还必须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要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和组织是不可能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来领导和指导,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进行必要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全国的资源,动员和集中使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个人或局部地区所无力办成的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要领导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制订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适当比例,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并保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应当努力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必需的内部与外部的条件。这就需要在国际上执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同时依靠人民军队的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在国内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调动和发挥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充分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必须注意经济建设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政治权力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但是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搞经济建设不能只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还必须善于从政治上提出和思考问题,考虑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久发展。不能为了眼前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工人阶级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也就是说,共产党人把最终消灭私有制、建立并坚持公有制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坚持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引导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果经济的发展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改变或损害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那么,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性质或迟或早也必然发生改变,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必然受到损害甚至化为乌有。靠私有制和纯粹的市场经济即使能够使经济有所发展,但它带来的也将是资本主义的贫富两极分化,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因为这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复辟资本主义剥削!
资本主义国家在确定其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时,从来就和它们的政治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来不是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是极其鲜明地坚持资产阶级政治挂帅。在必要时,为了实现它们的政治目的,甚至不惜牺牲个别资本家的经济利益,来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所谓经济“制裁”,就毫不掩饰它们的政治目的。
为了增强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与生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在西方一些人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了施加政治经济影响,推销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促进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机会。在他们眼里,社会主义不实行改革会“垮掉”,实行改革会“烂掉”。他们之所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表现出“热心”,并不是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繁荣昌盛,而是寄希望于社会主义国家发生“逆转”,出现政治上经济上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局面。这就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要看到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经过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顺乎潮流、深得人心的。这决不意味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有丝毫改变,而正是为了保证这个方针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使之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我们纪念巴黎公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巴黎公社向全世界表明,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来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5页)公社所实行的一系列民主制原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发展方向,为无产阶级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这也是无产阶级专政能够成为“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的又一个奥秘之所在。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政治制度,从来没有超阶级的“一般民主”。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种民主制度,即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它们在性质上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工人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只不过无产阶级公开宣布社会主义民主的阶级性,而资产阶级却不敢承认其民主的阶级性质,打出“一般民主”的虚伪旗号,粉饰资本主义,掩盖其镇压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罪行。巴黎公社的实践早已证实了两种民主的鲜明对立,戳穿了资产阶级民主、人道的虚伪性。正是由于巴黎公社没有充分行使其专政的职能,对反革命分子过分宽容,才成为导致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而正当公社下令赦免伪装国民自卫军的宪兵密探和身上搜出燃烧弹的市警时,梯也尔政府却在大批枪毙被俘虏的公社战士,包括妇女和无辜的儿童。当时马克思极其鲜明地指出:“每当资产阶级制度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对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那时,这种文明和这种正义就是赤裸裸的野蛮行为和无法无天的报复行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92页)如果面对严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仍然侈谈“超阶级”的民主,这如果不是政治上的糊涂,就是政治上的别有用心!正如列宁指出的:“目前借谈论‘一般民主’来拥护资产阶级民主,借斥责‘一般专政’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公然背叛社会主义,实际投降资产阶级……”。(《列宁选集》第3卷,第718页)
社会主义民主本身也要经历由初建形态向高度民主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民主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同宪法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有这些表明,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仍然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采取了切实稳妥的步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民主的发展水平是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改革正处于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时期,如果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民主,只能导致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符合中国实际,既体现了人民能够统一行使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又保证了这种制度高于“三权分立”的工作效率。所以,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应当把眼睛盯在“三权分立”上,而应该在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上,在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上,以及在建立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上多下功夫。
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应当是当前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对以权谋私极为不满,已经达到深恶痛绝的地步。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绝无以权谋私的权力。当年的巴黎公社为了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除了采取普选制和随时撤换制之外,还规定所有的国家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拿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以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尽管对公社的具体做法不能简单照搬,但公社采取这些措施的指导思想和这些规定的实质是正确的,那就是必须从制度上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和提倡公社的这种精神。
我们纪念巴黎公社,必须牢记马克思恩格斯从巴黎公社失败教训中总结的历史经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证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既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又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当时法国还没有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在法国工人运动中很有影响,因此公社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犯了错误。只是由于工人阶级在革命中发挥的首创精神,“凭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本能”,以及个别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多的公社委员的努力,公社才实行了符合工人阶级利益的革命措施,做出了与布朗基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的信条相反的事情,使革命政权维持了72天。公社的失败实际上也是蒲鲁东主义、布朗基主义等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破产。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在1872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会议的决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65页)他们自己在70—80年代也积极投身于欧美国家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中。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要地位,国内外敌对势力也总是首先反对和攻击共产党的领导。这场斗争至今仍然十分尖锐。一些国家的演变清楚地表明,工人阶级之所以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蜕变,都首先是从取消党的领导开始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决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其他任何社会政治力量所无法替代的。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要想从外部推翻它的领导是不容易的,党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党内的演变。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背离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就会改变。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识别形形色色假冒的社会主义,防止它们障住了我们的视线。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党在组织上的团结和行动上的统一,党才有战斗力。取消民主集中制,实际上等于抹杀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取消党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结果必然是派别林立,一盘散沙,自己瓦解自己。巴黎公社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9页)现在我们在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时,必须看到,在当前这种历史条件下,反对党内必要的集中和权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种倾向往往和社会上取消共产党领导的要求内外呼应,或者起到内外配合的效果。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我们的党所从事的是为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并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的事业,所以,共产党一刻也不应当脱离人民群众。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容易被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腐蚀。尽管这种党员是少数,但是给党的威信和党的领导地位带来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严重削弱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果任其发展或制止不力,党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这也是我们应当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中吸取的重要教训之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狠抓了反腐败的斗争,把它同廉政建设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中央从自身做起,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廉政建设。这充分表明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有决心也有能力使消极腐败现象不断得到抑制和克服。
我们纪念巴黎公社,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毫不畏惧地投身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挫败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捍卫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斗争中去
在我们纪念巴黎公社的时候,不能不对巴黎公社社员——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他们,在国家遭到外敌入侵的时候,表现出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日子里,表现出大公无私、自我牺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以及革命的首创精神;在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面前,表现出英勇斗争、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99页)公社战士们的英雄业绩和英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为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空前伟大而又艰难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之献身。120年来,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之所以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仅是因为这个伟大事业的正义性质,而且还因为一大批为这个事业奋斗的先锋战士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我们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发扬光大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则,而且要学习巴黎公社以来的革命前辈的优秀品格,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把做学问和做人一致起来,真正做到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顽强拚搏,无私奉献,大胆创新,遵守纪律,积极进取,团结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为坚持、宣传、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我们的力量。
1980年,邓颖超同志访问巴黎时,在巴黎公社社员墙前讲话说:“巴黎公社的事业将由各国坚持马列主义道路的革命者继续下去。”这充分表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我们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巴黎公社英灵的誓言:坚定不移地把巴黎公社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