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遗产
李海燕 武宣
全国优秀纪检干部,中共河北省武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广才匆匆离开了人世。
广才一生未买过一双皮鞋,一直穿妻子做的布鞋。一件毛背心破了十几个洞。直到他躺在病榻上,才脱掉打满补丁的鞋。可机关两年前发给他的120元救济款,他不领,至今仍静静地挂在帐面上。
有一年,广才的侄儿要结婚。他破天荒发狠买了5条烟,高兴地对侄儿说:“我弄了点好烟,快拿出去待客。”广才认为的好烟,实际已是市场上很少有人问津的次烟。
人们看到广才唯一的“遗产”——一辆用了40个寒暑的永久牌自行车,脱了漆皮,车把已焊过不知多少次,铁圈已锈迹斑驳。这车是1950年买的,一直像影子一样,伴他到工厂、农村、学校,伴他上下班。
他侄儿向我们介绍:“前年腊月,天下了雪,俺叔单位的车要接他上班,他把司机推走:我还能动。后来,他冒雪骑车上班……”
广才妻接着话茬儿说:“俺压根没挨过他单位小车。那年入冬,俺胃出血,晕倒后眼眶碰了个大口子,他用那车驮着俺上医院。”
广才对七拉八扯那一套看不惯,便自筑“篱笆墙”。他一生处理案件很多,近7年就查办较大案件20余起,没有一起因人情而丧失原则。
广才原本有肝脏病,却总没当回事,怕影响工作;连星期日也很少休息。他常说:“俺是农民,有两天不坐农家热炕头,总像缺点啥。”去年4月中旬,他的病转化为肝癌后期,仍一头扎在工作中,直到组织逼他上医院,他还嚷:“治也白搭,别让国家浪费钱。”
他有4女1子,两个女儿是一般工人,老闺女至今没有工作。儿子海平在汽车大修厂当合同工。其实,早在海平读初中时,部队招“小兵”,名额少,应征者多,海平有幸被选中了,他却出面撤掉了,他怀疑有人“做手脚”。一次,市里照顾海平“农转非”,年龄超4天,他把指标刷了。
广才没有给家里留下物质财富,却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是用钱买不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