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雪国“桃源”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0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雪国“桃源”情
本报记者 石英 张志鹏 王如君
10月底的布加勒斯特还未见雪花,但当我们在罗马尼亚《真理报》的朋友陪同下,来到布拉索夫城附近的“林间空地”时,这里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山上是雪,树上是雪,草上是雪,地上也是雪。放眼望去,山峦绵绵,白雪皑皑,俨然是一个雪的世界。
“林间空地”是罗马尼亚的一块“宝地”,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这里都是度假、旅游胜地,尤其是冬季的雪色风光,最令人神往。每年冬天,前往滑雪、度假、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据“林间空地”总管米哈尔先生介绍,“林间空地”受人青睐,与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林间空地”地处山腰,四面群山环绕,海拔虽然只有1800米左右,但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为有雪期,而且山坡有陡有缓,形成了一个个难得的天然滑雪场,既可满足滑雪运动员的要求,也能适应滑雪业余爱好者和初学者的需要。因而“林间空地”不仅是游览的胜地,而且也是滑雪的好去处。
我们一到目的地,就被那美丽的山色雪景吸引住了。遥望四周,满目银装素裹:山戴雪帽,树披雪衣,地铺无边无际的雪毯。一个个滑雪场又宽又长,从山顶一直通向山脚。有的好似瀑布,陡泻而下;有的犹如白绢一条,飘然落向山脚。在我们大加称赏“林间空地”的雪色时,米哈尔并未在意,他好像是在说:且慢,更惊奇的还在后头。
临到中午,米哈尔带我们来到一幢具有罗马尼亚传统风格的尖顶式房子前面,他郑重其事地说:“记住,这里是‘绿林好汉’饭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故弄玄虚,因为从外表看,这所看起来有点破旧的房子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一进门,我们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股浓浓的果味、酒香扑鼻而来,金灿灿的老玉米、黄澄澄的麦穗、红艳艳的辣椒、水灵灵的葡萄挂满了四壁。一瓶瓶葡萄酒、一个个精制的瓷盘、一块块做工精细的花布组成了十分优美的图案。地上是玉米叶、顶篷是玉米秆,两盏马灯在烁烁闪光。主人向我们敬上了一杯热酒,热酒下肚,你怎能相信,我们刚才还是在冰雪世界!这是按照罗马尼亚民间传统特色所建的一个仓库,专供游客参观。
随后,米哈尔才带我们来到了就餐的地方,不过那又是另一番世界。房子的四壁和屋顶全是由圆木构成,由于年久和熏烤的缘故,圆木表面呈现出红油油的颜色。四壁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兽皮,有狗皮、羊皮、狼皮、熊皮等,同时还挂着玉米、麦穗、大蒜、红辣椒、面包圈、南瓜以及具有罗马尼亚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屋子中央是一炉旺火在熊熊燃烧。就连桌凳也充满了野味,是由树木劈削而成。3位琴师拉着手风琴、小提琴和弹着一种很像中国的扬琴的乐器,为来客助兴“佐餐”。
饭菜更是丰盛,有牛肚汤、烤猪排、玉米面粥、炸苹果、烤鸡和酸黄瓜等等,最具特色的是烤鸡,就像北京烤鸭一样,送上桌前,厨师在客人面前要通体烧烤一次,然后片好鸡肉送上桌。据介绍,在这里就餐两星期,只要客人愿意解囊,菜谱绝对不会重复。
坐在这样的饭馆中,品着美味的葡萄酒,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烤着熊熊的旺火,听着悠扬的音乐,欣赏着别具特色的摆设……谁都会问:自己是不是到了“世外桃源”?
米哈尔告诉我们,“绿林好汉”这样的饭馆在“林间空地”共有3家,生意都很兴隆。我们在那里停留期间,一批批客人纷至沓来……
“林间空地”目前已发展为综合性的旅游区,除了引人注目的滑雪场和“绿林好汉”式的饭馆外,现在还盖起来了不少饭店、餐厅、酒吧、舞厅和商店等附属性设施。
时间不早,我们告别了“林间空地”,踏上了归程。车已行至山下,但我们还是频频回首遥望那雪国中的“桃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