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欧日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0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日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难题
本报记者 姚立
欧共体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的副主席安德里森不久前访问日本期间,欧共体对日贸易不断扩大的逆差是双方会谈的中心。安德里森敦促日本尽快将双方7月签署的共同声明付诸实施,在双方的经贸关系中建立起“更加平衡”的关系。
自6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对日贸易中一直呈逆差状态,且有不断扩大之势。去年,欧共体对日贸易逆差达180亿埃居(约合216亿美元),而今年头10个月,逆差额已增至230亿埃居(约合276亿美元)。据欧洲工业及雇主联合会估计,今年欧共体的对日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
有鉴于此,安德里森在此次日本之行中希望日本对欧共体的电讯、卫星、农产品及皮制品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开放市场。他还要求日本应对欧共体和美国一视同仁,凡向美国作出的让步都应自动扩大到欧共体。对此,日本作出了某些保证。
至于经贸失衡的原因,欧日的看法则不相同。日本认为欧共体缺乏足够了解日本文化及社会的贸易人员,对日本市场了解不够,因而打不开日本市场。而欧共体则强调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以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抑制进口需求。
欧共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对欧共体的出口多为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如汽车、电脑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子原件。仅此4个部门的贸易逆差即占欧共体逆差总额的50%。而欧共体的对日出口产品则大都为价值较低的消费品,如纺织品、酒类及饮料等,工业品比例不高,且增长较慢。欧共体一些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很难进入日本市场,如办公室设备和电讯设备。1988年,日本对这两种产品的进口额为75.5亿美元,其中44.2亿来自美国,从欧共体的进口额仅为5亿美元。而同年欧共体这两种产品的对美出口则达38.7亿美元。
双方投资的差别之大也是经贸关系不平衡的一个因素。日本在欧共体的投资相当于欧共体在日投资的17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共体1993年统一大市场的临近,日本厂商纷纷涌入欧共体,大量购买股票和房地产,日本在欧的企业不断增加。
为改变这一失衡状况,欧共体制定了鼓励对日出口的计划。去年9月,欧共体还发动了一场为期三年的对日出口运动,投资700万埃居。重点集中在五个领域:体育用品、食品与饮料、家具、首饰和分析测量仪器。
欧共体要改变欧日贸易失衡的状况,尚需作大的努力,短期内是难奏效的。
                (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