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在巴黎公社之友聚餐会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0
第6版(国际)
专栏:法国通讯

  在巴黎公社之友聚餐会上
本报记者 吕网大
又到了三月十八日。法国“巴黎公社之友协会”像往年一样,举行一系列活动,追思当年公社英雄们的光辉业绩。传统的公社之友聚餐会则别有一番意蕴。这项活动是有一段来历的:
公社仅存七十二天,最后被反动政府扼杀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蒙马特高地,幸存者大都被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岛服苦役。一八八○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迫于民众压力宣布“大赦”公社社员。离别十年的战士们陆续返回了祖国,并于一八八二年在巴黎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巴黎公社老战士协会”,目的是向生活上无着落的公社烈属提供帮助,也帮助仍在流亡中的老战士早日返乡。每年三月十八日前的一个星期日老战士们都凑钱用上一顿粗饭,大家借机团聚在一起议论往事,缅怀战友,也憧憬美好的明天。岁月流逝,最后一名公社老战士勒热纳一九四二年在西伯利亚去世。于是,一九六二年协会更名为“巴黎公社之友”,聚餐会的传统却沿袭至今。
今年三月十八日,会员们又从远郊、甚至外省赶来团聚,凑钱吃一顿极简单的饭,并献上一支支纪念公社的歌曲,以表达他们的感情。聚餐会上也体现着公社的平等原则,参加者不分主宾席,自由组合。与记者同桌的是几位雷诺汽车厂的退休老工人,还有一位叫戈斯东的先生带着妻子和老母从几十公里外赶来。八十多岁的老人参加协会二十几年来,每年都来聚会,她动情地说,公社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公社的理想是我们的信念。聚餐会上大家无拘无束,充满兄弟情谊。一些访问过中国的人士不时走到我桌边,讲述他们在中国的难忘的日日夜夜。住在南方省的柯赛特太太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坚持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等巴黎公社的原则已在中国实现,她向往中国。席间,会员们自告奋勇上台献唱《樱桃时节》、《起义者》等怀念巴黎公社的歌曲,悲壮的歌曲把人带回那难忘的岁月,不少人眼含热泪击掌唱和,气氛感人。
协会主席、著名历史学家维拉尔先生告诉我,目前协会主要由工人、历史学家、作家及大学生组成,有近千人。协会的宗旨是更广泛地向外介绍公社的历史功勋,歌颂公社的英雄,捍卫他们的理想。它通过经常组织展览会、报告会、演出等活动来宣传巴黎公社的精神,让千百万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了解法国历史上这光辉的一页。
在蒙蒙细雨中,我告别了“巴黎公社之友协会”的朋友,耳畔响起马克思的名言:“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本报巴黎三月十八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