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三尺讲台 一片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三尺讲台 一片真情
肖苏萍
羊年春节前后,许多就读于北京、上海、南昌、赣州等地大专院校的学生,纷纷给母校——江西省兴国县平川中学党支部书记李传梅写信。不少大学生是这样称赞他的:“李书记,我们在校6年,吸吮着你用心血化作的滴滴甘露,才得以健康成长……”
读着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年过半百的李传梅舒心地笑了。他自从1962年毕业于江西师院政教系后,经28个春秋的风风雨雨,热爱教育事业的痴心却不曾改变。哪个学生有头痛脑热,他忘不了熬上一把草药,捧上一碗面条;哪个学生精神不愉快,李传梅准要找他谈心,用自己火热的心、炽热的爱,去温暖那幼小的心灵。
1986年2月,李传梅从古龙岗中学调到平川中学任党支部书记。平川中学是全省重点中学,仅住校学生就有2000多人,居全省中学首位。李传梅一到任就发现,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已侵蚀到校园。他结合自己近30年的教学经验,在学生中组织了14个党章学习小组,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把中国革命斗争史编排起来,作为校广播站的第一个节目。他还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李传梅身在三尺讲台,心中的目标是把在校学生都培养成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平川中学每年有20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更复杂。一些学生读“死书”,少数学生想弃学经商……这是多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李传梅决心攻破这个难点。他主动和学生交朋友,总结了许多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终于摸索出一套“四会”教学法,即针对学生的思想脉搏,举行小组讨论会、专题辩论会、思想汇报会、时事报告会。
1988年初,李传梅提出在高三班进行“四会”教学示范。不少师生为他担忧,一些同事劝他:“在高三班搞示范,是‘挑着油箩过独木桥——危险’。一旦教改失败,误人子弟的罪名你可担当不起。”李传梅想到的不仅仅是高考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素质、祖国建设的人才需求。他自任高三(3)班政治课,实施“四会”教学法。每上完一课,他精心组织一次小组讨论会,每次活动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年高考,全班人均政治分数高于其它班级,全校106名学生考入高校,创历史最高纪录。
三尺讲台,一片真情。李传梅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敬,他的胸前挂上了“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农村优秀教师”等奖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