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高效率是怎样获得的?——潞安矿务局科技进步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2
第3版(教育·科学·文化)
专栏:

  高效率是怎样获得的?
——潞安矿务局科技进步调查
王友恭 李树林 韩贵明
位于山西上党盆地北缘的潞安矿务局近十多年来全员效率在全国煤炭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其全员效率为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是名闻遐迩的高效率矿务局。
潞安矿务局的高效率是怎样获得的?
新技术开路
7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进口了100套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采煤机械化(简称综采)设备。然而,不少单位怕使用不成功反而影响生产,白给也不要。潞安人却主动要求在本矿务局开展综合采煤机械化试点。为了全面掌握上综采的技术,该局王庄矿主动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全国在综采方面先走了一步的矿井去学习和考察。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应用新设备的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介绍新设备的性能、优越性和注意事项,从而增强了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对新设备、新技术的预应力和承受能力。
洋设备到矿之后,他们还发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煤工,在全面了解掌握其技术性能的同时,又进行了20多处适应性改造。结果使这套综采机组一次投产成功,第一年产量达到国家等级队水平,第二年大大超过普通采煤工作面单产水平。综采技术的使用使王庄矿的煤炭产量直线上升,单机和单产水平相继创当时同类机型的全国和世界纪录。
第一套综采机组投产成功为潞安矿务局推广使用采煤现代化新技术开了路,综采技术很快在全局各个矿井全面推开。
抓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
1985年,潞安矿务局新的领导上任后,经过调查分析,认为狠抓综合采煤机械化这项主导技术及与之配套的主导技术群,是企业腾飞的关键。于是,他们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了15套综采机组。到1986年全局100%实现了综合采煤机械化,成为全国综合采煤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务局。
采煤主导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掘进、运输等辅助环节的技术更新:综掘机械化程度由1984年的9%提高到1990年的59.94%;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第一条“单轨吊”辅助运输线也在该局投入使用。以综采为核心的主导技术群的形成又进一步带动了该局全面的科技进步。
目前该局已经全面安装并使用了生产调度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电子计算机已应用到生产调度、财务、劳资统计等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微波通讯系统也已得到广泛使用。
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素质,使潞安矿务局步入了高产、稳产的新阶段。据统计,潞安矿务局近6年来的原煤产量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全员效率每年递增10%以上。1987年和1988年,潞安矿务局的人均资金利税率和产值资金利税率等三项经济效益名列全国前茅。调查资料表明,1972年至1988年期间,科技进步对潞安矿务局经济增长的贡献占42.24%,比全国煤炭全民企业的9.2%高33%以上;科技进步对全员效率的作用为77%,劳力和资金对全员效率的作用只占23%。
向世界水平进军
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上,潞安人不断进取。他们不满足于多项生产指标在全国遥遥领先,在1989年又提出了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的新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每工5吨以上,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以下。为此,在“八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他们又提出以试验和推广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开天窗”放顶煤的技术,并以此全方位推进采、掘、开、安、机、运、通、管(又称“煤矿现代化八字宪法”)八个方面的工艺改革和技术进步,使企业的效率、效益达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国务委员宋健评价潞安矿务局依靠科技进步创造高效率的实践“不仅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而且为各行各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称之为“潞安模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