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提包为啥这样沉?——上海代表团剪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5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两会特写

  提包为啥这样沉?
——上海代表团剪影
本报记者 曹瑞天
当阵容庞大的人大上海代表团走进京西宾馆报到时,记者也刚到。出电梯时记者帮一位代表拿提包,只觉沉甸甸的,不禁笑问:“什么金银细软,这么沉?”“为会议带来的材料、文件和向全国人大递交的报告,比金银细软还宝贵。这是代表们调查研究的心血,上海人民的重托啊!”这位中年代表回答说。
提包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访问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沈敏康。他年逾花甲,精神饱满,刚住下就已忙得不可开交。
沈敏康放下手中材料,操着上海味的普通话说:“这回上海代表准备工作动手早,抓得细。比如,从去年12月开始,有21名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了上海农业情况,并提出报告。今年1月,14名代表就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出对策,39名代表视察了上海市经济工作。2月初,又有13名代表视察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情况,41名代表视察上海市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情况,他们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报告。此外,代表们还着重对经济建设问题搞了10个专题材料,拿出了20多个书面意见。”
沈敏康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已连续当选两届人大代表,感到代表们责任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强。今年代表们比去年精神更振奋、更饱满。因为大家总感到这次继往开来的大会十分重要。总结过去10年的成就和教训,提出今后10年的宏伟目标和指导方针,关系重大,非同寻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