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托老所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5
第4版(要闻)
专栏:

  托老所见闻
王素清
3月8日,天上下着小雨雪。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南楼东居委会托老所的小院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上午9点,北京三里屯个体分会及工商所的几位师傅们冒着小雪赶到这里,为托老所及本地区的群众上门服务。
4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里,个体分会的几位年青人为老人们表演着节目,居委会的几位大妈穿上花毛衣扭起了秧歌。相声、快板、独唱、舞蹈等节目逗得老人们不住地开怀大笑。
28岁的刘东波说:“我们个体户能为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技之长,也等于我们对社会做了点贡献。”
另外一间房子里,按摩、裁剪、理发、修鞋、配钥匙、修车、修电器等七八项服务正在进行着。
近两个小时的服务,义务理发12个,修半导体7台,修鞋4双,配钥匙35把,裁剪衣服3件,修车4辆。
三里屯个体分会的单矞源副会长及工商所王晓明所长说:“尊老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就是想通过我们的行动,带动全地区的社会风气。”
居委会书记苏文成说:“感谢个体分会的几位师傅给老人们带来了温暖,送来了方便。我们准备同分会达成协议,把这一为老人服务活动长期开展下去,通过这一小小的活动,使各个阶层的群众都能树立尊老携幼的思想。”
据了解,这个托老所是三里屯南楼东居委会在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及三里屯办事处等单位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于1990年4月开办起来的,现有10位老人,4位服务员。这些老人大多是七八十岁,有的无儿无女,有的是儿女不在身边。居委会把这些老人集中在一起,不仅吃、住有人管,还开办按摩室,为每位老人专设病历卡,定期为老人按摩,并把他们的情况及时与其子女或单位联系。基于一些老人白天在家无人照顾,他们又开办了“老饭桌”,老人白天可以在这里就餐。三里屯房管所的同志经常为老人们义务理发,附近中小学校的学生也时常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社会各界的关心,使老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