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关于首钢在改革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的调查——摘自中共北京市委联合调查组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1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首钢在改革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的调查
——摘自中共北京市委联合调查组的报告
编者按搞好社会主义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切实加强和改善企业中党的领导这个关键问题。大量事例表明,凡是搞得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都是因为那里的党组织发挥了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作用。首钢公司就是典型的一例。到首钢去考察访问过的人们,在赞叹承包制改革焕发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神奇伟力的同时,大都对首钢党组织所发挥的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作用产生强烈印象。
首钢公司是怎样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呢?《学习与研究》杂志今年第3期全文发表的中共北京市委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对此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这个报告的原题是《关于首钢在改革和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党的领导的调查报告》,共分六章,二万多字。本报现节选其中的两章,摘要转载,作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纵横谈”的重要篇章,推荐给读者。我们相信,一切关心和致力于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共产党人,都会从首钢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坚定信念,增添信心。
                     
调查组通过实地考察,认为,12年来,首钢公司在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继承了“鞍钢宪法”和大庆精神的传统,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创造,并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型企业的新路子,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根据首钢特点,进行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调动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坚持党委的政治领导,改革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大型企
  业的领导体制
(一)首钢的领导体制
首钢在实行承包制后,适应以广大职工为主体的全员承包的需要,从特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改革了领导体制。新的领导体制,可以概括为:职工代表大会(首钢内部称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权构;实行工厂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党委实行政治领导。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权是,讨论决定有关企业重大的改革方案及措施;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重大改造项目、职工培训、分配、生活等项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企业内各单位和部门的承包办法和“包、保、核”方案;民主选举工厂委员会及所属各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民主选举公司副总经理。
工厂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遵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代表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总经理全权指挥。主要职责是:职工代表大会和工厂委决策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事项,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日常生产经营由总经理全权负责组织、调度、指挥和协调。
党委实行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坚持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是企业重大决策的核心,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的问题,党委都先进行讨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工会、共青团组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首钢实行新领导体制的依据
首钢采取现行领导体制,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社会主义企业职工既是生产岗位上的劳动者,又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是企业的当然主人。社会主义企业,应当由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首钢职工队伍经过培养锻炼,也具有较高的素质,已经具备实行这种体制的条件。
第二,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扩大自主权以后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持活力,很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投入产出、经营与开发、生产与生活等方面适时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避免厂长个人决策把企业和职工的命运系于一个人身上。
第三,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首钢领导体制的特点
1、重大问题决策与日常指挥适当分开。作为特大型企业,首钢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分三个层次。党委对企业的方针性问题进行研究,把关定向。职工代表大会及工厂委员会负责对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总经理在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策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作出决定。这就把企业的决策与执行分开,使决策与执行两个层次的工作都得到强化,使企业领导体制适应了生产经营新形势的要求。
2、党委通过领导和支持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主张转化为广大职工的意志和自觉行动。例如,制定每年年度计划,党委首先讨论确定原则和方针。工厂委员会根据党委确定的原则方针,制订具体方案,交全体职工讨论、修改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这样,党委的主张就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得到了完善和落实。
3、党委、工厂委和行政系统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在首钢,党委、工厂委员会、行政系统的职责是分开的,但三个领导班子的人员任职又是交叉的,具有复合的特点。这种构成,有利于党、政、工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把企业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统一起来,避免了“二心不定”的问题,这种交叉任职,在制度上只作了原则规定,具体人选,必须经过全体职工的民主选举或职工代表大会决定。
首钢在改革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新的领导体制,实现了“三加强”的要求。这一体制,从1986年起建立并逐步完善,至今已形成了良性运转的机制,对于首钢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
(一)植根基层,全面加强党在生产一线的力量
首钢党委认识到,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就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发挥作用,在每个角落都有人认真负责地团结群众去干。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在生产一线严密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发挥党的作用。首钢共有48066名党员,占职工总数的26%。1979年至1990年上半年,首钢共发展党员19743名,其中在生产一线岗位的14260名,占72.23%。目前,全公司生产一线党员占党员总数的52.13%;一线党员占一线职工的22.3%。
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党在生产一线的力量,首钢党委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选派党员充实生产一线,到关键岗位、艰苦岗位或担负急、难、险的任务。在首钢,哪里艰苦,哪里就有党员冲锋陷阵;哪里关键,哪里就有党员在发挥骨干作用。
二是从一线班组抓起,加强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及时发展具备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首钢党委制定了“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三定”,定联系帮助人,定培养教育措施,定期分析研究。在党员发展中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是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重视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的作用。坚持在3名党员以上的班组设党小组,在百人以上的车间设专职党支部书记。对选拔基层党的工作者提出三条要求:忠诚党的事业,有觉悟、勤勉、严格;有才干,有组织能力;在生产经营上内行,懂得技术,熟悉业务。
由于加强和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二)从严治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首钢党委坚持从严治党,主要表现在:严格标准、严格制度、严格纪律。
严格标准。首钢党委根据党章规定,结合实际,对党委、支部和党员都提出具体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努力方向。对党员的要求是:要有单个战斗力,即每个党员都有庄严的使命感和独立完成任务的本领,不需要党组织经常提醒和具体指点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且干得很出色,明确提出“党员无功就是过,平平淡淡就是错”。要成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模范;出色完成包保任务的模范;提高思想和道德水平的模范;锻炼优良作风的模范;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模范;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模范。
严格制度。在改革中,首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内10项组织制度,通过常抓不懈地日常管理和严格的考核,有效地使制度得到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接受组织的考核。
严格纪律。首钢党委对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党员,首先立足于教育,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定联系人帮助他们制订改正措施,做好转化工作。同时,明确规定经过两年做工作仍不转化的要坚决劝其退党或除名。
从严治党,使首钢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党员队伍真正成为一支坚强的能带领广大群众打硬仗的先锋队。
(三)团结带动群众,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首钢党委明确提出:“不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不是合格党员。”党员不仅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起到骨干和中坚作用,还要团结、带动、引导、提高群众,为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党员做好群众工作,首先是通过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群众。在生产建设中,党员能啃硬骨头,率先攻关夺隘,已经在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群众反映:“关键时刻党员就是过得硬。”
首钢党委要求党员在群众中广交朋友,“左手带一个,右手带一个”,通过每名党员联系两名以上群众,把全公司的大多数群众带动起来。党员对所联系的群众要“知思想、知工作、知生活”,“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做工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要做到“四必谈”、“四必访”,把保证所在单位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周围群众不违章违制作为党员“包、保、核”的内容。党员联系的群众或所在班组没有完成任务或发生违规违制,党员必须在党小组会上检查责任。党员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使党组织在企业中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保证和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