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压台戏”新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6
第8版(副刊)
专栏:

  “压台戏”新释
严昌琪
从小跟大人们一起看戏,就被告知“压台戏”最好看。年龄渐长,知道这压台戏确是精彩。那导演深谙观众心理学,安排那“好戏在后头”,将那名角、名戏、精彩演出压台,令观众叹为观止。从而使谢幕时满座粲然,掌声四起,让观众把那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形象带回去珍藏,留下美好的回忆。
戏场小天地,人生大舞台。在告别工作岗位(离退)前夕或告别人生前夕,不妨将其看成两场“压台戏”。正像戏剧舞台上压台戏精彩能使全剧或整场演出增辉一样,人生的压台戏精彩,也会使其人格进一步升华。
近读人民日报(1月9日),我深为97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张国基的“压台戏”而激动不已。张老早年参加新民学会,1927年在腥风血雨中入党,曾任南昌起义中央独立第一师师长。1984年起,又担任全国侨联主席。这位资深、位高、望重的老革命,逝世前仍住在住了22年的一幢普通临街红砖楼房内、一个不带过厅的两居室里。近几年三次谢绝了组织上和同志们为其调房的安排。房内陈设之简陋使人惊讶:三屉桌架上一块三合板,旧沙发吱吱作响,绝大部分书籍都装在纸盒内。他心疼国家五六百元热水器钱,一直在2平方米的贮藏室内烧水洗澡。他有很大权力和许多海外关系,但老伴逝世前仍在农村生活,年已古稀的独子至今仍在农村务农;按规定派车不坐,而是买张通用月票开会、参加活动,以至坐遍了北京100多条线路……
张老的“压台戏”,使人深感其革命壮志,老而弥坚;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调子可谓激越高昂。这调子的主旋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就是共产党人永葆革命青春。
以这个主旋律演奏人生“压台戏”的革命者,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他们中有伟人,也有许许多多小人物,从而组成了奔放高亢的革命交响曲,其动人心弦处正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强音!
遗憾的是,在当今“两个考验”面前,也有的人晚节不守,“压台戏”黯然失色甚至砸了锅。有的大半辈子不错,但临退休前却念起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歪经,大捞一把;有的以光荣历史为资本,追名逐利或以权换钱;有的意志也如身体一样衰退。至于像许家屯那样官高位显、一大把年纪了还来一出背弃祖国和人民的丑戏,那就不是一般的搞砸了。
“晚节自珍惜,日月走如梭”(陈毅)。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新环境中,接近离退期或进入人生晚年者,成就“压台戏”,非常重要。它不仅事关人生成败,而且事关党的形象、革命大业。但愿能以张国基老人为镜,让“压台戏”成为人生“舞台生涯”的另一个高潮: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