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鹤乡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6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鹤乡行
张同吾
金秋时节,我来到北方的边陲名城齐齐哈尔。好客的主人说,应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看看,那里是鸟的乐园鹤的故乡,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便以此得名。
鹤是富有美学价值的文化鸟,诗画里常见,那硕大修长的身姿,安详独立的神情,仰天高歌的风韵,都给人以美的联想。
车子驶出市区,一丛丛芦苇在风霜里开始枯黄,在天地相衔接的远处有一抹金黄的长长的带子,环裹着这浑然一体的苍天大地。这时节,北京正是水碧山青枫叶正红,而这里却已冬意袭人了。前不久,我读过一篇介绍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文章,作者乔治·阿奇波尔德是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世界著名鹤专家。这位美籍加拿大人以抒情的笔致,描绘了这里的景观:“想起一望无际的大芦荡,展现在地平线上,随风荡漾,如同一片绿色的地毯,仅由蜿蜒的溪流和小小的湖泡将它断开,加之草鹭、白翅浮鸥、黄鹡鸰这些斑影点缀,使这块东方花毯更为生色。现在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首交响乐,空中翱翔的云雀在复唱,音调悦耳的黑眉苇莺唱着自己的曲子,躲在植被丛中的大麻鳽以它轰响的低音来伴奏。突然远处传来嘹亮的号声,是威严的丹顶鹤,好像在宣布他们的领地。”那么,现在呢?我向专程陪我参观的鹤类专家宋胜利同志询问。这样,他便娓娓道来。
鹤类在地球上出现大约是在6000万年以前,它是由一种鱼鸟进化而来。专家们通过化石分析,发现4000万年前的鹤类与现在的艳丽的非洲冠鹤相似。鹤类遍布于气候温暖、覆盖着大片湿地的北部大陆,有30种在沼泽里繁殖,在树林里栖息。进入第四纪冰川期以后大地变冷,由于冰川和山峰的作用,又使大片湿地消失,冠鹤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便迁徙到了非洲。然而北方环境的改变,作为生物进化的推动力为产生新的鹤类提供了条件。这样,13种鹤类得以演化,两种冠鹤幸存下来,最后构成现在世界上15种优美的鹤。鹤是天生的高音歌唱家,它们的气管有一米多长,像弯曲的长号在胸脊的龙骨内盘旋,起到共鸣器的作用,歌声可以传到五六公里以外。雄鹤的歌声被称作“领土歌”,歌声所能传到的地方都是它的领地,虽然没有界碑,却严禁其它雄鹤进入这块地盘。它们都很自觉,各得其所互不相扰,倘有“入侵者”,则以殊死搏击来捍卫“领土主权”。未经配偶的雄鹤的歌唱,还有另一重涵义,颇似征婚启事:这里有一个健美的雄鹤,具有广阔的领地,正在期待爱情。待有雌鹤飞落,并不能一见钟情,它们对爱情和婚姻采取慎重的态度——长久地在一起缓缓漫步,互相审视,用它们特有的择偶条件衡量对方。如有一方不能称心如意,雌鹤就会自动飞走。能够如此自尊自爱,令人感叹不已。如果雌鹤留下来,仅仅表明初恋成功,相继而来的是一起用歌声倾诉衷肠。雄鹤与雌鹤在形状上很难区别。雄鹤歌唱时抬头仰天,双翅随着鸣叫的音拍频频振动,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一个高昂悠长的单音。雌鹤歌唱时也仰着头,但双翅却不振起,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两三个短促尖细的复音。相恋的成功带来热烈的“婚礼舞会”,“新郎新娘”跳起轻快优美的“双人舞”,上下翻飞,摆头振翅,时而衔起草棍纵身一跃将其抛开,时而单脚落地,引颈回首喙朝天空……
宋胜利的春风妙语把我带到一片神话般的世界,转瞬间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驻地。一座白色的四层楼房矗立于空莽的原野,它也是我国鸟类学领域的第一个研究中心。这里在齐齐哈尔市东南方,整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00平方公里,这样广阔的沼泽地是世界上罕见的。世上仅有的15种鹤,我国有9种,这里就有6种。1984年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几年来,接待了国内外专家和大自然爱好者50万人次。那位乔治·阿奇波尔德先生就曾8次来到这里。他以学者的智慧感受到,这里的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也不缺乏这种智慧和热忱,我从齐齐哈尔朋友那里得知,这位宋胜利就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十几年前他参军入党,本想成为一名捍卫祖国领土的勇士,却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受牵连被遣返河北省农村。他不能忍受政治上的屈辱,只身跑到北大荒当农工。大自然的怀抱抚慰着他心灵的创伤,使他燃起勇气探究鹤类和其它鸟类的奥秘。他经历了难以表述的艰难,终于撰写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这篇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他的名字和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越来越引起国际鸟类及生态研究界的重视。
我们登上四层楼上的平台,透过望远镜窥见三两只鹤在水边嬉戏。天穹湛蓝,湖泡斑斑点点,呈现出一幅无涯无际的大自然恬淡的画卷。我们来到芦丛,这时有几只鹤在悠然踱步,我怀着惊喜的心情贴近它们。这时辽阔的平野间响起高亢嘹亮的鸣唱,仰头可见两只丹顶鹤正扇动丰满的羽翅,自由自在地翱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