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议论风生话“满意”——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旁听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7
第1版(要闻)
专栏:1991:人大·政协盛会纪实

  议论风生话“满意”
  ——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旁听记
本报记者 张平力 徐运平
每年开会,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提案落实得怎样?今年,自然也是如此。
委员们说,去年,全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首次举办亚运会,酝酿绘制实现国家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宏伟蓝图,大事多,特别忙;去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的意见,委员们深受鼓舞,提交的提案、特别是集体提案也特别多。提案是委员们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之一,他们关切提案的落实情况,也成了讨论的话题。
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告诉委员们,去年“共收到委员提案1915件,已办复1905件”。提案的办复率这么高,委员们感到满意。
去年全国政协中8个民主党派,都就国家建设某个重要方面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均受到高度重视,有些已被政府采纳实施。今年,国家科委同民建、九三学社、致公党、全国工商联合作,把黔西南作为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示范区,派出专家考察,归口确立了12个启动项目;九三学社去年提出《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区的建议》,今年应邀参加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开发会议,对其中9个专项进行了立项研讨会……对这些事,委员们的评价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大气候已形成,制度性保障已建立,提案落实状况比往年有突破性进步。
当然,满意中也有不满意,委员们并不讳言。民盟的马大猷委员说:“我曾就国家的烟草经营和生产问题交过多次提案,有关部门也做过答复,但是没见很好解决,对此我不满意。”冯亦代委员接他话说:“现在出版界存在一些问题,大家很焦虑。我曾几次提交提案,但是我觉得答复令人不得要领。”……
有意味的是,与往年不同,委员们谈自己的不满意时,有了更多的分析。民建的一位委员说:“提案的办复,大致有这么3种情况:一是有答复,但没解决问题;二是有答复,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不彻底;三是不但有答复,而且基本解决了问题。近年来的事实是:后两种情况越来越多,第一种情况越来越少。这说明两点: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的提案越来越重视,办案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另一方面,政协委员的提案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对如何解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提案更具可行性。所以说,看问题要从这两方面看,解决问题,总得讲究配合、协调,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九三学社的一位委员说:“满意是相对的。我们国家的事业在发展,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眼界更放宽一些,更要重视提案的质量和可行性,多些务实精神。在某种情况下,对自己所提建议,多从不满意的角度去审慎地考虑,使提案更为完善,这样可能会更有助于提案的落实。”
民盟翁曙冠委员说得好:“我们是参政党,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未来十年中,将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道,更为广泛、深入地进入国家管理和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更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对满意和不满意的问题,应该站到更高层次上来认识。写提案、建议,不能光考虑是否有解释、有答复,首先得考虑自己的建议是否真正反映了群众最关心、国家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我想,这样,满意会更多起来,不满意的会更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