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海湾战争加剧国际资金短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7
第7版(国际)
专栏:

  海湾战争加剧国际资金短缺
本报记者 仓立德
海湾战后重建需巨额资金,其中相当部分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目前西方金融界高度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中东重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巨大冲击;二是西方世界资金的平均利率所面临的上升压力。
美国专家认为,全球性资本短缺现象始于去年。在国际资金主要借入者的行列中,除需大量外资以弥补巨额预算赤字的美国外,还加入了东欧国家和苏联。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的资本输出额却大幅减少。据瑞士联邦银行统计,80年代后期,西德每年平均输出资金700亿至1000亿美元。去年两德正式统一后,估计今年德国大约只能输出350亿美元资金。日本则因国内利率大幅上升,吸引大批资金滞留国内市场。日本各大银行为减少投资风险,也减少了对海外的信贷。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日本去年购买的外国股票、债券总额仅为350亿美元,只有1989年1120亿美元的1/3。日本财政部高级官员最近表示,日本正在朝资本进口国的方向发展。
海湾战争加剧了国际资本短缺局面。战前,科威特、沙特均是国际资金的重要来源。现在,沙特为支付战争费用已开始向国外借款。科威特重建约需1000亿美元,尽管科威特目前仍有上千亿美元海外投资,但科不愿大批出售这些收益颇丰的财产。据报道,科为筹措资金,近期将向国际金融机构借贷200亿美元。另外,伊拉克重建所需资金也不亚于科威特。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只有在一两年后科威特恢复了正常石油收入,才能减轻世界资本市场的紧张状态。
一些西方专家估计,由于目前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呆滞或下降,短期内国际资金短缺尚不致迫使利率上升。美国有大量预算赤字,本应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但因国内经济衰退,投资活动仍然迟缓。为刺激经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已数度调低利率。经济衰退的英国也面临放松银根的压力。日、德两国中央银行为防止通货膨胀虽已抬高利率,但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公司及个人贷款意愿不强,预计近期内也将放松银根。然而从长远看,一旦西方经济恢复增长势头,国内投资需求增加,国际性资本短缺将促使利率上扬。东京一家著名经济研究机构最近表示,世界资金短缺在未来5年中将保持使利率上升的压力,预计10个西方工业国的平均利率将在4%以上。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