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荆楚红梅——李喜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7
第8版(副刊)
专栏:

  荆楚红梅——李喜华
丛肇桓
在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比中,有“汉江边上唱破天”美誉的湖北襄阳豫剧团演员李喜华不负众望,金榜题名。这位长期扎根农村的农家女儿,终于成长为一枝在艺术上傲霜斗雪的荆楚红梅。
李喜华的表演朴素、含蓄、柔美、细腻,而最富魅力处应推她独具特色的演唱艺术,在豫剧五大派中,她是继承了阎(立品)派衣钵而又广为吸收众家之长的,兼及河南的越调、曲子,荆楚的西皮、花鼓,甚至京剧、民歌、西洋声乐基础的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南派豫剧风格。
李喜华的演唱技法丰富而巧妙,有很高的造诣。如《吊孝》以百余句唱念,表现秦雪梅悲痛欲绝、爱、思、怨、愤等等极复杂、极强烈的感情,她是把各色各样的“情”完全融会于多姿多采的“声”之中了。在读完长长的祭文后一个“呜呼哀哉尚向啊!”以乐音吟出“啊”字,由念滑变为唱,是衔接得极好的范例。她用拓展假声区缓缓下延同时一点点渗入真声,以衷气控住音量,直到全部换成真声,有如电影蒙太奇之“化出化入”,流畅而自然。她的音域相当宽广,唱得高亢时真有冲霄入云之感,唱最低腔也是峰回路转,强劲时似狂涛巨浪;柔弱时如轻风拂面;奔放腔出一泻千里;压抑声像藕断丝连。散板更是她发挥唱技的自由天地:定心板稳、基础音准,显示了她娴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秦雪梅在《吊孝》中一进门就是那撕心裂肺的高喊“商郎!”接着呼天抢地、痛哭失声地唱起来:忽而哽哽咽咽、如泣如诉;忽而惨惨凄凄、钻心彻骨的悲鸣: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各种抖音、颤音、擞音、顿音、疙瘩腔、断续腔、豁腔、?腔、大跳音、水滑音、大甩腔……凡所能掌握的一切演唱技巧都被她运用了,而且都是从内容出发、从感情出发、从人物出发。她还以一系列高低、快慢、长短、强弱、收放、断连、悲喜等等对比,潜移默化地轻轻推开观众的心扉、拨动人们的情弦。
李喜华只有20年艺龄,而其演唱艺术已臻化境,因她立足于豫剧史上无数前辈艺师积累的传统演唱艺术遗产之肩,又吮吸现代各类声乐艺技之乳,她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正在于她的演唱是民族的、大众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