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亿元村的党支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亿元村的党支书
邹宝如是江苏省吴县渭西村党支部书记,又兼村办五金厂厂长。他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呕心沥血,把一个被人们称为“天堂里的贫困区”建设成亿元村。
村上唯一的一家五金厂办厂3年没发一分钱工资,还欠12万元外债。工人纷纷另谋生计,全厂只剩下18人。
邹宝如上任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复苏,他和乡亲们一起挖土方,垒砖墙,一身泥水一身汗,建幢厂房脱层皮;外出跑业务,他“干粮随身带,地铺睡起来”。
1981年初,邹宝如听说常熟城里有家五金厂承接一批电扇网罩加工业务,折腾几个月,产品不过关,被罚款了。他抖起胆子接过这批业务。他曾当过4年兵,学过汽车驾驶,多少懂点机械原理。他带领几个汉子突击一周,竟然生产出了合格样品。于是立即投产,当年净赚10万元。几年功夫,电扇网罩成了五金厂的拳头产品。
1986年春,邹宝如出差到成都,偶尔看到一台外国制造的小型台扇,它的网罩不是电镀,而是喷塑。这种网罩造价低廉,永不生锈,绝缘性能好,意味着潜力很大。回厂后,他执意要搞出自己的喷塑工艺。他带领一名助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终于试制成功一条新的生产线,在国内首创电扇喷塑新工艺。投产后,该厂年税利增加300余万元。
目前,这个村办厂已发展为800余人,设有4个分厂,电扇网罩年产量占全国的1/5。邹宝如也被誉为“网罩大王”。1988年,他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美国巴顿家用电器公司生产的电扇行销世界20多个国家,其中1/4的网罩是由邹宝如他们提供的。出口美国的网罩属免检产品,去年创汇100万元。
村办企业的发展使全村旧貌换新颜。这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作业,农田年年高产稳产;所有农户不仅翻盖了新楼房,而且和城市一样实现了标准化供电供水;一半农户使用上液化气;老人实行退休制,享受养老金;孩子人人上学,已普及初中教育。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里蓬勃崛起。
十年前邹宝如退伍到家时,曾有人劝他干个体,他说:“我一个人再富,人家最多说我运道好;全村人富了,人家才会说社会主义好!”今天,人们更觉得这话有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