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山东有许多好经验”——李鹏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30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东有许多好经验”
  ——李鹏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讨论
新华社记者 张宿堂 刘海民
“山东团的代表多啊,真热闹。”29日下午3时,李鹏总理走进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便环视着济济一堂的山东代表,笑着这样说。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振代表刚要把其他代表介绍给李鹏总理,李鹏笑着说:“不用介绍了,许多人我都认识。”他随即叫出了好多代表的姓名。
“我是来听意见的,请代表们对报告多提意见和建议。”
总理的话一出口,整个会场的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代表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
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威海市委书记李文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梁树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芳、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研究员秦灿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波、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和莱芜市农民企业家孙华心来到话筒前,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话题集中在扩大开放、搞活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工工业和乡镇企业、开展棉花新产品开发、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等问题上。
李鹏认真听着每位代表的发言,记下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不时插话,向发言者询问情况,解答代表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他几次谢绝要他讲话的请求,说:“让来自基层的代表们说,我有20分钟就够了。”
下午5点多了,代表们要求总理讲话。
李鹏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是我们今后五年和十年共同奋斗的纲领和目标。”
“这几年山东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效益也是比较好的,这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李鹏高兴地说:“山东的资源比较丰富,有煤,有油。胜利油田现在的产量仅次于大庆,是全国的第二大油田,也是有发展前途的油田。山东还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700亿斤,棉花产量全国第一。山东还有钢铁,有轻纺,有海港,交通运输也比较发达。”
李鹏说:“山东党的组织既坚持改革开放,又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重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经济建设、乡镇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山东有许多好经验。”
有的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山东发展速度要比全国的平均速度高一些,有些地区要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对此,李鹏表示首肯:“这是可以的”。他叮嘱大家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检验改革是否有成效,要看是否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改革必须逐步进行,改革措施的出台不要引起社会大的震荡,国民经济必须持续、协调、稳步地发展。要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保险制度,这样我们在开展经济工作时,就会有较大回旋余地。
“山东和全国一样,也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李鹏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地区应该帮助比较落后的地区。当然,这种帮助不是‘一平二调’,主要是走技术转让的道路、走共同开发的道路。”李鹏以商量的口气说:“我看东部与西部搞人才交流是一个好办法。沿海地区的干部商品经济意识比较强,又有管理城市的经验,可以把经验带到西部地区,西部的干部也可以到东部去锻炼嘛。”
李鹏针对一位代表讲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性,强调说:乡镇企业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另外,可以吸收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能够巩固农村村镇政权,开展多种社会保障事业,还可以以工支农,直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现在看,发展乡镇企业确实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非常好的经验。
谈到治理黄河问题,李鹏说:“四十年来,黄河基本上变成了一条有益于人民的河流。山东是全国利用黄河最好的一个省。”说到这里,李鹏嘱咐大家:黄河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不能只看到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有害的一面。要利用10年的时间,在治理黄河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全国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附图片)
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参加人大山东省代表团举行的大组会,听取代表对报告的意见,并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