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大特区要作大贡献——人大海南代表团审议李鹏总理报告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30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大特区要作大贡献
  ——人大海南代表团审议李鹏总理报告侧记
本报记者 赵兴林
3月28日,记者来到海南代表团会场,发现代表组成有两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占40%,二是非海南籍的占46%。
刘剑峰代表在审议李鹏总理报告时指出:报告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10年的目标,前后跨度20年,我衷心拥护、赞同。
担任海南省省长的刘剑峰联系建省三年的实际说,海南省这三年,经济建设取得一些成绩,但同其它兄弟省市区比,我们的速度不算快。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今后10年应该作出较大贡献。他指出,海南具有地理、资源、政策三大优势。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达84亿元,相当于建省前33年的一倍多,交通、电力、通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引进资金80多亿元,有些项目已开始发挥效益。关键是今后怎样把优势转化为效益,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干。首先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各种关系,解决当前粮食价格倒挂和部分商品价格双轨制;再就是充分利用海南的优势,继续吸引外资来建设成片开发区,还要加速建设高科技开发区。
梁茂寰代表说,李鹏总理的报告强调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很符合中国国情和海南的省情。海南农垦系统是农业的“大头”,橡胶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橡胶同菠萝、西瓜、海椒一样,都存在如何深加工、升值的问题。我们要努力攻克这些项目,也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
杨文贵代表说,海南地处亚热带,已成为29个省、市、自治区培育玉米、水稻良种基地。根据海南春耕来得早的实际,建议国家调拨给海南的化肥、农药,应早于其它省,不能搞“一刀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