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皮鞋王国”面临新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30
第7版(国际)
专栏:

  “皮鞋王国”面临新挑战
本报记者 罗晋标
地球上每年约生产90亿双鞋。素有“皮鞋王国”之称的意大利,80年代平均年产皮鞋近5亿双,是世界第五皮鞋生产大国;其中80%供出口,是世界皮鞋出口第二大国。近年来,意大利这个“皮鞋王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制鞋业是意大利的传统产业之一。二次大战后,意大利制鞋业获得高速发展,1982年曾创年产最高纪录5.31亿双,1985年创出口最高纪录4.34亿双。以出口促生产,是意大利制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中,意大利皮鞋业工人的工资比其他国家低,加上美元与意大利里拉的汇率比较高,使意大利皮鞋在国际市场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其他工业国放弃了部分经济型皮鞋的生产,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当时还没有强大的制鞋工业,这也给了意大利皮鞋占领国际市场的机会。
有效的经营管理是意大利制鞋业取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曾经长期担任意大利全国制鞋商协会秘书长的梅尔卡唐蒂先生对本报记者说,意大利皮鞋的竞争力在于:有高、中、低档多种系列产品,回旋余地大;灵活适应顾客要求,大、小批量订货同样对待;交货快,对期望加速资金周转的客商有吸引力;掌握顾客心理,正确处理价格与质量的关系。他们成功的秘诀是:朴素大方,质量优良,价格适当。
然而,自1986年以来,意大利制鞋业劳动成本提高,在革新生产过程方面比较迟缓,在销售、商业化方面注意不够,里拉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改进了出口鞋的质量,有些工业国家和地区经过引进技术和调整生产周期后重新在中档产品中获得竞争力,因此,意大利皮鞋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减弱,生产有所下降。据估计,去年意大利鞋总产量约4亿双,出口约3.2亿双,但同时进口已达1亿双,使意大利成为鞋进口大国。西班牙等正在成为意大利的新竞争对手。
面对新的挑战,意大利制鞋业正在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把产品和生产过程的革新摆在重要地位。意大利鞋的成本构成大体是:原材料39%,劳动36%,其他费用25%。革新的目标在于降低原材料和劳动成本。为此,要采用在其他生产部门已试验成功的先进技术,使产品设计更富创造性,并能缩短准备样品的时间。同时,要加强制鞋厂商与制鞋机械厂商之间的联系。
第二,加强制鞋企业的商业和商标机构。意大利虽系皮鞋出口大国,但在制鞋业技术进出口结算中却存在赤字,这主要是由于使用一些外国商标造成的。为改变这种状况,意大利制鞋业在生产方面将继续保持其家庭式小企业的经营方式,但在商业销售方面则要结成大规模的康采恩。拥有大小9000多家企业、职工10多万人的意大利制鞋部门,打算在价格、技术、创新、商标等各方面在国际市场中展开竞争,力图保持其正遭削弱的“皮鞋王国”地位。
                      (本报罗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