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少帅“飞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3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少帅“飞鸿”
新华社记者 邹爱国 薛建华
 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主席台,记者见杨虎城将军的长子杨拯民常委喜形于色,一追问才知道日前他接到一帧台湾来的“飞鸿”——少帅张学良先生给他捎来的亲笔题词。“能给我们看看吗?”“当然可以。”说着,他打开了公文包,取出一张复印件。只见精美的信笺上凸印着一个圆形的篆书“张”字。杨拯民说,这是张府的专用标志。题词很短:
拯民世弟
爱人如己
张学良敬书
杨拯民告诉我们,这帧题词是1990年12月31日张学良先生在台北的寓所内亲笔写就的,最近才托人带到他手中。去年张学良先生90大寿时,杨拯民曾去电祝寿,后来又写信去台,再次表示祝福之意,并请少帅给题个字。张学良的题词就是对此的回复。
杨拯民解释说:“‘爱人如己’四字虽然是少帅皈依宗教后的心境流露,但也是他高风亮节、善良为人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企望泯灭仇怨、天下大同的古道热肠。”
谈到这帧题词时,杨拯民十分动情:“少帅很客气,连用‘世弟’、‘敬书’等字。‘世弟’其实应是‘世侄’。他是我的世叔,是长辈,却是这么和气、谦虚。”
杨拯民对记者谈起这帧隔离了半个多世纪才得到的题词时,当年与少帅张学良在西北的往事不禁又浮上心头。
“张先生多才多艺,人也很随和。”杨拯民回忆说,“1935年冬天,一次我与父亲、张学良,还有卢广绩、罗友玄,坐车从西安到三原县去检阅部队。一路上是张先生开车,我父亲坐在他身旁,后面是我们三人,我坐在中间。车走在失修的土路上颠簸得很厉害。可张先生却兴致很高。他对我开玩笑:‘今天你最神气!我给你当司机,你爸给你当副官,还有两位保镖!’逗得大家都乐了。”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是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巨大足迹的民族英雄。1936年12月12日,张、杨二将军在西安发动“兵谏”,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了十年内战,出现了国共合作的局面,奠定了全民族抗日御侮的基础。
西安事变前,杨拯民由陕西去到北平。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南京,当即被幽禁起来。从此杨拯民就失去了与这位世叔的联系。
光阴荏苒,转眼就是50多年。杨拯民常常思念与父亲共同起事的张学良将军。他说:“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不朽功绩也在于此。张学良先生因抗日而被软禁了这么多年,如今在耄耋之年才获得人身自由,让人既欣喜又惋惜,真是感慨万千。”
杨拯民随身的笔记本上,曾工工整整地抄录了张学良新近的一首诗:“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他表示理解这位前辈曾经沧海之后淡泊人生、超然处世的心境。他说:“我这个当年‘神气的小男孩’也到了古稀之年啦,我是多么希望早日重逢与我父亲有过患难情谊的世叔啊!”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