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抓好培育人才的基础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抓好培育人才的基础工程
本报评论员
我们欣喜地看到,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年文库》的书柜出现在北京市中小学校的各个班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被称为“最亲密的精神伙伴”。北京市投资数百万元,组织各方力量办的这件好事,受到社会的肯定。国家教委决定对上述三套文库书目作适当调整后向各地推荐。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有意义的基础工程。
现在的青年、少年和儿童,都是跨世纪的一代。要将他们培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为担当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栋梁之材,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应当从小就以丰富的知识、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英雄的榜样来滋养他们,陶冶他们,激励他们。好书是人进步的阶梯。回顾以往所有少年英雄、青年英雄成才的历程,一切有为的专家、学者的成长过程,无不与从小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他们是在崇高理想鼓舞之下成长起来的,是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造就的。现在,向青少年和儿童推荐好书,推荐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欣赏磁带,正是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造就一个有益的文化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教育和当代教育科学中,十分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然而,前些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下,形形色色的不良读物充斥一些街头书摊,流传在青少年和儿童的手上,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育。这是我们在教育方面失误的一条重要教训。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曾有不少学校和社会团体顶着逆风,组织过各种有益的读书活动。抵制坏书的最好办法是奉献和推荐大批优秀的精神食粮。北京市的领导同志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基础,组织力量为中小学生选编出版一批基本的、稳定的课外读物,这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北京市的做法给人以启示: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有战斗精神,而且要有阵地意识、建设意识。要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使软的一手硬起来,需要有“硬件”,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提供有效的载体。北京市的同志们苦苦筹思,殚精竭虑,舍得拿钱来办这件好事,不仅有利于占领课外阵地,巩固“扫黄”战果,净化育人环境,而且拓宽了学校德育、智育改革的途径,丰富了课外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虽然这些小读者将来不会人人都是文学家、音乐家,但人人会读、会听、会欣赏,从比较中学会鉴别,养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有了书还需要老师引导他们爱书、用书。在当前课业负担偏重的情况下,学校要注意安排,处理好正课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止编选出版学生课外读物一项。各个领域可干的事情很多。我们伟大的民族要屹立于世界,需要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在精神文明方面也有一系列继往开来的巨大工程等待我们去完成。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有远见卓识,以积极的态度,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通力协作,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一项一项认真地抓起来。只要扎扎实实干下去,积以时日,一定可以建设起一个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天地,使我们的青少年和儿童在社会主义的丽日蓝天之下,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茁壮地成长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