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真正的优势——代表、委员畅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9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1991:人大·政协盛会纪实

  真正的优势
——代表、委员畅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本报记者 赖仁琼 徐运平
李鹏总理在报告中讲到,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要长期不懈地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李总理的这些话在代表、委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非能自发地带来社会主义性质的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恳切地谈了坚持和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方针的重要性,并提了许多建议。
许多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前些年曾经存在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近两年有了很大的扭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好势头:党的建设加强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全国掀起学焦裕禄、学雷锋等先进人物的活动;深入进行“扫黄”和除“六害”斗争;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军民共建”活动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政治信念日渐深入人心;社会主义道德风貌和人际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新考验中逐渐走向健康化;文化、教育、科技、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城乡环境面貌和人的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改善。
    失误与教训不能忘记,精神文明建设要花大气力抓下去,发挥我们
  的真正优势
对于“一手硬、一手软”的危害,代表、委员们深有感触。宫达非、陆榕树、黄独峰等委员认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滑坡”,许多社会不良现象有了存在的机会和市场:以权谋私、金钱至上、损人利己、渎职失职、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的滋生;封建迷信、赌博、吸毒等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影响,严重地妨碍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他们认为,现在虽然有了好的势头,但一定要坚持不懈抓下去,必须下真功夫、花大力气。
邢贲思委员提出,精神文明说到底要靠人民去建设,应广泛吸引群众自觉参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传和浅层次,一定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他认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李燕杰委员对在青少年当中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为关注。他说,5亿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要把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铸魂工程”来抓,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把两个文明的建设结合起来,是加强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坚
  持物质文明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云南代表任克礼认为,要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保证。两个文明建设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学会两手抓。对此,熊清泉代表很有同感。他说,对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不贯彻“两手抓”的方针,势必走上歧路。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方向。
怎样在广大农村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湖南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实践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熊清泉代表说,近年来,我们在农村围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派出了4万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目前,湖南多数农村广泛推广双文明目标管理责任制,制订出双文明建设规划:“吨粮田、林果山、小康户、文明村”。对此,江泽民同志在湖南考察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坚持数年,必有成效。”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9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就十分精辟地阐述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代表、委员们相信,在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进程中,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更好地发挥这个优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