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人才——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08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才——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人才是富国兴邦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哪个国家能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哪个国家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面对高科技竞争的挑战,西方各国的人才争夺战更为激烈。
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据估计,美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将缺少几十万名获得学士学位的科技人才;法国在未来20年中,对工程师水平的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从目前的16万增至40万,而法国本身只能培养1.6万名这方面的人才;英国到本世纪末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将增加30%之多,而根据目前最乐观的估计,这一方面的人才只能增加15%;据估计,德国今后20年仅电脑技术人员将短缺6万以上;日本预测到2000年将缺少软件技术人员约96.5万人。
二次大战后欧美等国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提高较大,这进一步拉开了南北差距,西方国家乘机挖走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人才,把人才危机转嫁给第三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在1960至1986年的27年内,发展中国家流入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技术移民总数达130万人。在人才外流中,亚洲占整个发展中国家的50%以上。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亚洲的知识移民占美国外来人才的75%,占加拿大的52%,占英国的28%。在亚洲的人才外流中,又以印度和菲律宾两国最为严重,印度每年流失的高级科技人才达6000余名,菲律宾新培养的专门人才有12.3%移居国外。此外,土耳其平均每年外流370多名专家。发展中国家大量人才外流也是形成穷国更穷、富国更富的恶性循环的一个原因。苏联《真理报》曾以《偷窃天才》为题,指责美国从1949年至1969年的20年间,“偷”走发展中国家14.3万名高级人才,使这些国家损失教育费用达50亿美元以上,而这些人在20年内至少为美国创造了630亿美元的收益。
西方国家除了从发展中国家掠夺人才外,它们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人才争夺。根据欧共体一个专家小组的报告,1982年由欧共体成员国流向美国的科技人员为1488人,1984年上升到1720人,占当年流入美国科技人员总数的14%。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现在英国每年流失的1000多名高级人才中,有90%到了美国。日本一方面为外国科技人才提供在日本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严禁企业雇佣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日本还将引进海外人才列为长远的战略方针,现在正试图像兼并外国企业一样地购买外国学校。据报道,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萨勒姆学校,由于濒临关闭的危险而走上了与日本丁乡大学并校的道路。西欧各国也不惜重金利用一切手段吸引人才。如西欧一家电子公司以200万美元的高薪挖走美国“硅谷”的一位集成电路专家未成后,索性用3000万美元巨金把其所在的企业连同这位专家一起买下。把西欧的优秀人才夺回欧洲,是目前西欧国家实施“尤里卡计划”的一个内容。
当前,人才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据统计,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国自1961年以来光引进人才累计获利就达1000亿美元。在这场争夺中,受害最深的仍是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使大量的教育资金付诸东流,而且还不得不以更高的代价购买发达国家的高新科技产品。为扭转这一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正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保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