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中宣部在沪召开研讨会强调 企业“双基”教育要更深更活 全国有40%职工接受了系统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3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在沪召开研讨会强调
 企业“双基”教育要更深更活
全国有40%职工接受了系统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
新华社上海4月12日电(记者冯亦珍)中宣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企业“双基”教育研讨会提供的经验表明:正在全国企业职工中开展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的教育,不回避职工思想的实际问题,注重系统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善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地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增强了职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二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在企业职工中进行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的通知》,要求用二到三年的时间,以“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为主题,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年多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部署和开展了企业“双基”教育活动。各地围绕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共产党的信任,提高对改革开放的信心,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企业的实际,编制教材、培训教员,以职工政治学校为阵地,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在全国1.3亿名职工中,已有40%的职工参加了轮训,接受了系统的“双基”教育。
始于1990年的企业职工“双基”教育,不回避职工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分析职工思想问题产生的国内外环境和根源,寻找解决难题的依据、基础和方法。在拥有最宏大工人阶级队伍的上海,市工业党委宣传干部,深入工厂企业,了解职工思想,摸清“热点”、“难点”,概括为19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市工业党委组织宣传干部和教员围绕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以摆事实、讲道理、激发感情、借鉴历史、端正思想方法等方式进行讲解,针对职工议论较多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问题,从分析差距产生、拉大及改革开放后逐步缩小的历史与现实,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差距问题,职工普遍反映有收获、有提高。
职工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引导职工讲身边事,谈切身感受,启发职工参与自我教育有较强的感染力。各地结合“双基”教育开展的“两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大家谈活动,成为职工喜闻乐见的自我教育形式。
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全国企业“双基”教育一年来的成果和做法给予肯定,提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在研讨会上提出今后“双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他指出,“双基”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使中国的工人阶级能够担负起国家领导阶级的责任,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责任。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阶级在国家生活中起的领导作用的加强,对工人阶级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领导地位的工人阶级,要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党,了解如何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应该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双基”教育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
徐惟诚说,“双基”教育要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努力减少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提高工人阶级素质的任务是长期的,每一次教育不是过去教育的简单重复。一定要结合当时、当地群众实际思想问题,通过一次次的教育,帮助解除职工的困惑。
徐惟诚肯定了“双基”教育中,组织职工广泛参与自我教育的经验。他说,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再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这就创造了一种条件,工人阶级可以自觉地利用掌权的条件来自己教育自己。在大家谈活动中,无论讲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是职工的亲身感受,是生动的,新鲜的,受到群众的欢迎。
徐惟诚指出,要在“双基”教育中培养一支工人理论骨干队伍,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让他们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徐惟诚强调,“双基”教育要善始善终。当前的“双基”教育,要以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和七届四次人代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相联系,注意运用现代的工具、方法、形式作为载体,使“双基”教育更深、更活,取得更大成效。
为期五天的全国企业“双基”教育研讨会今天在上海闭幕。全国各地150多名宣传干部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