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愿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3
第6版(国际)
专栏:印度通讯

  愿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本报记者 王士芳
12日上午,李鹏总理一行在印度官员陪同下,驱车前往新德里市东北区的陵园,瞻仰圣雄甘地墓。
圣雄甘地墓坐落在朱木拿河畔的陵园中央,四周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八棵高大的常青树守护着墓的前后。绿草、碧树、鲜花,使陵墓沉浸在既肃穆宁静又和平幽美的气氛中,让人们永远缅怀这位为印度的独立而献身的一代伟人!用大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甘地墓长宽各约3米,高1米,呈正方形。墓极为简朴,无任何装饰,只在墓后有一盏长明灯。墓正面镌刻着两个印地文字:“咳!罗摩”,意为“啊!天那!”据《甘地自传》记载,甘地还在孩提时,家中人便教他念罗摩以驱邪。这也是甘地遇刺倒地后喊出的最后两个字。
一年四季,前来瞻仰甘地墓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数以千计。人们把花瓣撒在甘地墓上,然后席地而坐,背诵经文,为圣雄祈祷祝福。凡是到印度访问的外国领导人,都要前来拜谒。
陵墓周围是用浅黄色大理石砌成的带有拱形门的厚实围墙,上面爬满常青藤。围墙上用中、英、俄和印地文刻着圣雄甘地生前从长期斗争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总结出的警世格言。有一句关于妇女的警句是这样写的:“把妇女算作弱者,这是男人对女人的不公正评价。假如力量的意思是指身体的力量,那么,女性是不如男性;可是,力量的意思要是指道德的力量,那么,女子则远远超过男子。如果非暴力主义是我们人类的法则,那么,未来将是属于妇女的。”
长眠在甘地陵墓后方的,是印度的几位总理:尼赫鲁、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这几位印度著名政治家是甘地主义的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他们都为中印友谊作出过积极贡献。
时针指向9时45分,李鹏总理和陪同人员一行在印外交部礼宾司长戴利浦·马泰和圣雄甘地墓基金会主席陪同下来到陵墓。身穿灰色中山装的李总理脱鞋而入,步履缓慢而庄重。两名印方人员把李总理敬献的花圈安放在墓前,花圈用银菊衬底,间以玫瑰和菖蒲花,显得鲜亮而素雅。李总理俯身用手轻轻整理白色缎带,上面写着:“献给印度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圣雄甘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敬挽”,然后肃立向圣雄墓默哀致敬。致哀毕,李总理在印中官员陪同下绕墓一周,向圣雄墓告别。李总理在圣雄墓基金会的题词簿上留言:“圣雄甘地毕生致力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共和国的伟大奠基人,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基金会主席向李总理赠送了该基金会出版的书籍,并请李总理观看刻有圣雄甘地著名的7警句碑文。碑文之题为《社会七恶》:“1、无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致富;3、无理性的快乐;4、无德性的知识;5、无道德的商业;6、无人性的科学;7、无献身精神的崇拜。”这些警句曾发表在1925年出版的《青年印度》杂志上。
李鹏总理在印礼宾司长和基金会主席陪同下来到陵墓东侧,在草坪中挥锨培土,种下了一株玉兰树苗,并在树旁立下一块小牌,上面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亲栽”。李总理为这株友谊之树浇完了水,用英语满意地说了声:“OK!”草坪中留下一片欢笑声……
聆听着身后这阵阵欢声笑语,沐浴着朱木拿河畔鲜花和泥土那沁人心脾的芬芳,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李鹏总理亲手栽下的这棵凝聚着中印人民友谊的树苗,将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友好发展,万古长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