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发扬鲁迅倡导的战斗艺术传统——介绍《版画纪程——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全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3
第8版(副刊)
专栏:

  发扬鲁迅倡导的战斗艺术传统
——介绍《版画纪程——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全集》
王士菁
中国版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唐末五代(公元十世纪)或者更早一些时候。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较早有佛像印本,后来则有戏曲、小说插图,新年花纸、日用信笺等等。
在这些版画中,有的还用多色套印,文彩绚烂,刻镂也非常精致,令人赏心悦目。至于长期流行在民间的满纸尖嘴细腮的老鼠成亲和骑在大鲤鱼背上的胖娃娃年画,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而在这老树上绽出新葩,有继承又有革新,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的,则是鲁迅所倡导和亲手扶植的、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并在战斗中成长的中国现代新兴的版画艺术了。
今年是鲁迅诞辰110周年,又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60周年纪念。上海鲁迅纪念馆和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几乎包括所有新兴版画家的艺术作品的《版画纪程》,鲁迅收藏的中国现代木刻全集,这部共为五大本收有1700多幅版画的巨型画册,更具有双重的纪念意义。
鲁迅之所以提倡现代版画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新俄画选〉小引》)它是一种最适合于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需要的战斗艺术。但鲁迅同时又认为:现代版画也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它应当是在中国版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又在世界进步版画艺术潮流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兴艺术。他说:“木刻是一种作某用的工具,是不错的,但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它之所以是工具,就因为它是艺术的缘故。”(《致李桦》)从总体上说,“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木刻创作法〉序》)。
鲁迅认为新兴的版画艺术应该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并普及到群众中去。艺术如果和群众绝缘,这是艺术的最大的不幸。当新兴木刻在60年前刚在中国兴起,反动派把它视为“坦克车”,层层加以封锁之时,为了打破禁锢,鲁迅不辞辛劳,不避艰险,办讲习班,开展览会,自费出版画集,千方百计地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艺术家,并争取把他们的作品和观众、读者见面。他同时又告诫青年艺术家务必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小圈子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更不要拘禁在新的或旧的桎梏里。为了这一新兴的艺术健康成长,他经常和青年艺术家通信,在现存的许多书信中,可以看到他付出多么巨大的心血和代价!
鲁迅不赞成当时某些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欧洲19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致郑振铎》)他认为对于“人面必歪,脸色多绿”的“未来派”、“立方派”的作品,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致姚克》)
鲁迅也反对某些年轻的艺术家“以为凡革命艺术,都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不然,即是贵族”的幼稚病。他非常注意题材的多样化和作品的艺术性,更经常提醒青年艺术家,要切切实实在素描上多下功夫,“正正经经的画,刻苦用功。”
鲁迅一面提倡吸收外来的艺术经验以丰富自己的创作。他又认为对外来的艺术经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加以选择。他在大力介绍外国版画的同时,并未忘记中国版画艺术的优良传统。他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木刻纪程〉小引》)他又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致魏猛克》)这些话都是很有真知灼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