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书的优劣岂能看厚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3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的优劣岂能看厚薄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到某先生研究某种学问,开初是30来万字,后交某出版社,只以五、六万字篇幅予以出版,于是就断言,五、六万字的著作是精品,还拿了鲁迅先生文章的短来说明写短文章,出薄书为精萃。
首先我是同意文章要尽可能写短,把意思表达了出来,就足够了,不必拖泥带水,要精益求精。然而如果非长不可,本子又厚又重像砖头,又有见地,是不是也如某先生说的,是一种浪费呢?我看也不见得。衡量文章的优劣,书的优劣,我看是不应当只看表面,看厚薄之类,如若不然,类推开去,势必得出谬误的结论。
据说还有人推崇“一字诗”——“网”。说什么当得十万言,百万言,千万言,凡夫俗子难及等等。其实这也是一种极端。该长就长,该短就短,只要看内容,看作用,不硬拉长,也不强缩短,不然,就难以说清问题。
不论长文章、短文章,如果言之无物,都不会是好文章,不是旧八股,就是新八股,要不然是洋八股,试看这些年出的这类旧、新、洋八股文章(书)还少么?当务之急不在长短之争,而在是否为与旧八股、新八股、洋八股之争,那样的话,务实作风,求是作风方能得以兴起,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