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消费的“误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3
第8版(副刊)
专栏:

  消费的“误区”
周迅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镜头:一位10岁左右的男孩跟父亲上街,经过书店时,孩子看中了一套《世界童话精选》,父亲一翻书价要10多元,马上否决:“这有啥意思?几个故事这么贵。叫爷爷给你讲不就得了?!”
父子二人向前经过一个花炮摊点,孩子又想要。这回父亲很爽快:“这玩意还有点意思。”于是你挑一个我选一支,一下子花去了20多元。父子二人惬意而归。
童话与花炮都是孩子所喜爱的,不能说花炮有什么不好,但以为“童话”没意思而只为孩子买花炮的父亲,显然有他自己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不过,花炮怒放的娱乐效应和“童话”细读对于孩子思想和学习的积极影响只怕不能相提并论。
据一个中等城市10多家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数万名职工每年人均书刊报纸的消费水平不超过20元;而公安部门查处以及了解到的该区域职工因搓麻将“小意思”直至“上规模”的赌博所花费的钱款,却远远超出前面那个小小的“人均20元”。还不包括他们的烟酒费、夜宵费及其它享乐费用。消费误区在此已十分明显。
农村的消费误区远大于城镇。据《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份抽样调查称,农民消费误区主要体现在几多几少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多而花钱参加培训学技术少;用于迷信活动的钱多而重视智力投资少;抽烟喝酒送礼多而订报买书极少。
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穷够了,现在有了点钱就该享受。用正当劳动所获得财富来谋求合法的享受当然无可厚非,但享受是否仅仅就是吃喝玩乐甚至去赌博呢?人毕竟有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为“今天”考虑,而且更要为家庭和社会的明天谋划。“今朝有酒今朝醉”显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消费误区的一个重要症结。
还有一种消费误区,比如红白喜事大花钱,智力投资靠边站。这就不仅是消费者价值观的问题,更是留存于社会的落后习俗与不良风尚以及不思进取的体现。
还有一些误区在于小农经济意识对人们(包括城镇职工)的影响,缺乏发展的眼光,看不到现有财产与投入再生产的关系所带来的更美好的前景。
透过种种误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就是靠全民族共同努力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并以切实的措施,改善社会风气与社会习俗,尤其要振奋人们的精神,让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思想,从而使大家充满对明天的信心,眼光对准更美好的生活。也只有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消费误区才会渐渐减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