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日本重金购买名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重金购买名画
张爱平
1987年4月,英国克里斯蒂美术拍卖行传出惊人消息,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58亿日元的高价,购下梵·高名画《向日葵》。1988年,东京三越百货店总店用48亿日元在伦敦买下了毕加索的《魔术师与小丑》,第二天,东京西武百货店又花13亿日元买下莫奈的《睡莲》。1989年,日本一家开发公司以75亿日元的高价买下毕加索的《皮埃莱特的婚礼》。1990年5月,日本大昭和制纸公司名誉会长斋藤了英又一次改写了个人购画的最高纪录,他先以125亿日元的巨价购下梵·高的《加赛医生肖像》,两天后,又花119亿日元买下雷诺阿的《红磨房街的舞会》。日本不断出现有人用重金购买世界名画,可算是近年来在日本社会上出现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日本出现上述现象,得益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元升值。有关人士曾预计,“日本的金钱将占据世界美术市场的30%。”近年来,日本从海外进口美术品不断增多。据统计向日本海关申报进口的绘画,1987年约为1160亿日元,1988年上升到1800亿日元,1989年涨至2800亿日元,1990年1—3月达到1223亿日元,全年突破4000亿日元。
日本报刊在谈及购画热的背景时承认,“日本人的收集热,由于一时的日元升值而一发不可收了”。
另外,日本企业重金购买世界名画,既能提高自身知名度和文化形象,又是一种广告宣传,一举数得。如购买《向日葵》的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一直关注和支持美术活动。1976年该公司在建设办公大楼时,专门在42层开设了纪念日本已故著名画家东乡青儿的“东乡青儿美术馆”,收藏了不少日本名家的作品,后又购来美国人的作品。《向日葵》是作为西洋印象派作品而收藏的。由于购买了《向日葵》,其知名度大增,不仅在日本,就连在世界上也是卓有影响。花大钱做这种有影响效果极佳的广告宣传,不能不说是日本人的一种经营之道。
当然,日本一些投机者现在已不愿在储蓄、股票上下功夫,而舍得花重金购买世界名画。他们十分清楚,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这类绘画所赚的钱远比储蓄要多得多,而且比股票的风险要少得多。因此,不仅大企业或个人购画,甚至有的几个人组成小团体,每人拿出500万或上千万日元,购买一幅数亿日元的名画,待过几年或十几年后再脱手,并根据个人出资情况分成。
有的投机者钻税法的空子,为了防止税务署知道,在购画时,或者隐姓埋名,或者自己不直接出头露面。难怪连日本报纸也哀叹:“拿不到桌面上的绘画流通规模,令人难以预料。而用于购画的钱,如同经营的商品一样,并非都是干净的。”据熟知内幕的日本美术评论家、综合美术研究所所长濑木慎一透露,买主大都是企业法人,而这些企业又都是赚了大钱的“暴发”公司,这些钱如果不花掉,则被课以重税。因此,用这些钱来购画,税务署难于掌握资金来源,可躲过上税。
日本重金购买世界名画,亦产生一些严重后果。
引起绘画价格的暴涨。比如,《向日葵》最初仅以11亿日元开卖,只经过数分钟,价格就被抬到吓人的地步,最终以58亿日元出手。雷诺阿现在的作品价格,已是5年前的10倍。莫奈的一幅画,拍卖时最初定为10亿日元,经过竞争,达到18亿日元成交。
由于世界名画涨价,使得日本国内书画市场也大受影响。据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一位课长透露,最近,连平山郁夫的作品都抬到了5亿日元。涨价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涉及美术品的犯罪案件增多。偷盗美术馆名画藏品的案件不时发生。一些赝品也随之进入美术品市场。部分被盗名画,通过不正当途径流入日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