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木头水轮机开创的事业——嵊县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6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电气化之路

  木头水轮机开创的事业
——嵊县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纪事
陶瑞兴 何仲汀
在全国100多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中,就人口来说,要数浙江嵊县最多;就工农业总产值来说,嵊县也在前茅。一个72万人口和近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的用电大县,要达到人均200千瓦小时的用电标准,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建造木头水轮机起步,到获取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这一荣誉,其间凝结了多少水利电力工作者的心计和汗水,以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嵊县四面环山,跌宕起伏,高低错落,为水力发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普查资料表明,这里蕴藏着6万千瓦的水电资源。1951年7月,嵊县第一个“水电站”在太平乡石砩村建成了。虽然是用木头做的水轮机,一股脑儿也只有7盏15瓦电灯,但对世世代代用松脂照明的山民来说,其新奇不次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他们纷纷塞上一管旱烟,凑到灯泡上去点燃,可那灯泡摸摸是热的,看看是亮的,却怎么也点不着;他们又张开嘴巴尽力去吹,可怎么也吹不灭。而且不用加油,亮上3天3夜仍不会熄灭。山民们的眼睛湿润了,心更加热了,劲也更大了。
办电成了嵊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水库建成了,人们想的是在坝后造一个电站;山溪拦截了,人们要的是沿山沿溪多造几个电站。冷落的山岙沸腾了,灰暗的谷底闪亮了,一颗颗不落的“夜明珠”纷纷从这里升了起来。数据表明,至1989年底,全县已建有小水电站158座,装机30381千瓦,其中并网水电站为111座,装机29384千瓦。三溪江流域自雅璜乡大安桥至石璜楼家一段,10公里流程,就已梯级开发,先后建成大小水电站12座,总装机5395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650万千瓦时左右。如今,全县人均用电量已达223千瓦小时,户均生活用电量也达160千瓦小时,1155个行政村除了两个高山小村外,其余都点上了明晃晃的电灯。
山道弯弯,溪水淙淙,我们驱车来到了被称为“小水电之乡”的北山区。曾获“全国小水电建设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显潭乡,自1970年开始建造第一座电站以后,至今已建成乡村电站7座,人均发电达550千瓦时。说起办电,今年63岁的蔡钊生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工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1970年10月,里横、外横等7个村的村民,一合计就合伙动手造起了装机150千瓦的电站。劳力按用电数抽调,资金也按用电数摊派。可怜的是,第一次总共也只有9000元资金。然而,人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筑临时拦水坝,刺骨的寒风刮个不停,民工们赤脚踩黄泥,脚梗都冻红了,但咬咬牙还是挺住了。1973年,电站终于建成,并入了平水江电网。自此,从绍兴平水江过来的大电网终于伸到了这个远离县城的山乡。
嵊县的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办电事业。现任县委书记袁长寿、县长陈邦和更是对此一往情深。他们停造新办公大楼,勒紧裤带,上了投资4000多万元的丰潭水电站工程,县长陈邦和还担任了项目负责人,每月三两次地往工地跑。县水利电力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长年累月滚爬在崇山峻岭,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送光明的使者”。
有“水库活字典”之称的高级工程师何佩德就是最广为传诵的一个。他30年来几乎跑遍了嵊县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峦。迄今为止,在嵊县已建成的158座小水电站中,由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就有100座之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