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丝竹管弦传友情——中国民乐友好演出团访问英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7
第7版(国际)
专栏:英国通讯

  丝竹管弦传友情
——中国民乐友好演出团访问英国
本报记者 陈特安
三月二十六日晚,“爱丁堡国际民间音乐节”舞蹈音乐会上,各国民间音乐之花争芳斗艳,被此间报刊誉为独具“东方风韵”的中国民间音乐则犹如一泓清泉,潺潺流入人们的心田。
由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器演奏家组成的“中国民乐友好演出团”,应苏格兰中国友好协会的邀请参加本届“爱丁堡国际民间音乐节”。演出团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在爱丁堡国际音乐节之夜,原规定每团只能演奏二十分钟,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却使中国民乐团演奏了三十多分钟还谢不了幕。当中国民乐团演奏著名彝族舞曲《阿细跳月》时,台下近二百观众随着活泼欢快的旋律,击掌顿脚、翩翩起舞。此刻,来自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的伊永仁放下芦笙,跃到台下,教外国朋友跳起阿细舞蹈。场面热烈感人,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凌晨。真是意未尽、夜已酣!次日,在中国专场音乐会上,演员在观众要求下一再加演。第三天,音乐节举行的“音乐家座谈会”则几乎变成了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招待会。各国音乐界人士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出极大兴趣,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半钟头。
为期半个多月的演出期间,中国音乐使者以其独具“东方风韵”的音色、高超的演奏技巧震动了苏格兰乐坛。音乐节经理说:“中国民乐团是我们接待的最高水平的音乐团,她为音乐节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苏格兰报刊刊载了大量照片和报道,称中国民乐团为“友好之旅”。小合奏《百鸟朝凤》、古筝独奏《战台风》、琵琶独奏《十面埋伏》以及二胡、扬琴和笙的独奏都受到了好评。此地报刊对华夏传统音乐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也有众多知音感到“惊讶”。
旅居英国的华人华侨对来自祖国的音乐更是倍感亲切。中国民乐团成功的演奏为这些海外华人侨胞增添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一位华侨热泪盈眶地说,来自祖国的民乐团奏出了我心中之歌,使我几十年来第一次饱赏乡音。苏格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秦乃瑞教授在告别宴会上说:“中国民乐友好演出团的来访,是苏格兰中国友协举办的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活动。”
华夏乐声不仅向英国朋友送去了遥远的东方之音,也为那里的炎黄子孙带去了梦绕魂牵的故乡之情。  
              (本报伦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