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群星灿烂——广东大埔县农民办电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8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电气化之路

  群星灿烂
——广东大埔县农民办电纪实
罗永祺
去年仲夏,广东大埔县桃源镇旅居国外的侨胞郭先生带着1把蜡烛回到故里,打算靠那昏黄的烛光,慢慢度过久别的家乡夜。他哪里知道如今的家乡,江畔渔火闪烁,山间明珠绚丽,有如群星灿烂。
郭先生带回的洋蜡烛,没有用于照明,却在喜庆中派上了用场,他首先庆祝的,自然是家乡的电气化。他从连日的观光中目睹耳闻,全县已有214座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拔地而起,总装机容量达33431千瓦;1700多公里迎空屹立的高压输电线,飞越重重青山,跨过条条绿水,结成县、乡镇两级银光熠熠的网络。
郭先生一路参观,大开了眼界。小水电一般用的是钢压力管,混凝土管在早些年亦不乏见,但材料紧缺时以木头替代,这是郭先生做梦也未曾想到的。光德镇就是用松木造压力管办起了小水电。当年这个高陂瓷主产地,每个大队的瓷厂都靠小水电发展瓷业生产,再用瓷业基金拓展小水电。大埔县近年来微型水电异彩纷呈,令人看了眼花缭乱。古野乡依山傍水的下岗子村远离电网,单家独院的刘胜洲夫妻俩在屋后百米之遥的山墩砌座蓄水池,用塑料管引水而下。软绵绵的压力管连着1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1座夫妻微型水电站不到3个月就大功告成。
因为有了小水电,外商投资办厂纷至沓来。香港著名实业家姚美良先生闻风而至,一上门就问电力够不够。使他始料不及的是,大埔小水电的年发电量已逾1.4亿千瓦时,每年还多余4000万千瓦时输给大电网。姚先生疑虑顿消,首期工程即投资1800多万元。大埔去年还先后在大东、银江、百候、岩上等地,相继发现大储量的名贵建筑材料辉绿岩。消息传开又引起一些外商的关注。昔日那些令人不屑一顾的石头,由于有了小水电作动力,再加上现代化的加工设备,转眼间便成了晶莹细腻光滑如镜的珍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